體色黑色,僅頭部橙紅,有紅頭師公之稱的豆芫菁(上)(下)
常成群結隊覓食(上)
似乎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每見到牠們總是在進食中(上)
體內具有毒的芫菁素,天敵不敢吃牠,因此老神在在,有恃無恐(上)(下)
食草多樣,這次看牠們吃的是馬鞭草科植物龍船花(上)
觸角交纏,狀極纏綿,求偶示愛,有夠浪漫(上)(下)
交尾,雌蟲體型較大(上)(下)
時間:07/13/2012
地點:高雄中寮山
芫菁又稱地膽,屬於鞘翅目的芫菁科(或稱地膽科),台灣物種名錄登錄共有5屬11種,種類不多,其中最為常見的可能就是 Epicauta 屬的豆芫菁了。
豆芫菁〔Epicauta hirticornis(Haag-Rutenburg,1880)〕,體長1.5-2.7公分,體色黑色,頭部橙紅色具光澤,觸角及各腳黑色,翅鞘邊緣具灰白色絨毛,腹部黑色具灰白色絨毛組成的環紋,腹端露出翅鞘之外。由於頭部橙紅,其他部分黑色,彷彿穿了黑色道服的道士,台語稱道士為師公,又有「紅頭師公」之稱。
你看,光「紅頭師公」的稱呼就很特別了。其實,豆芫菁的「特別」尚不僅僅止於外觀體色,其生活習性也相當與眾不同。
其一:膽識過人。野外看到豆芫菁總是數十隻以上群聚,或覓食、交尾,或停棲休息,遇到生人接近,幾乎都無動於衷,老神在在,不動也不逃,可說「視人如無物」,說牠膽識過人並不為過。原來,豆芫菁體內含有化學物質芫菁素,遇到危險時,會從腳關節處分泌有毒的黃色液體芫菁素,人體皮膚接觸到它,會有灼熱疼痛,甚至水腫潰爛,一些天敵當然「不敢」吃牠,免得「玉石俱焚」。豆芫菁殊少天敵下,當然有恃無恐啦。
其二:典型大胃王。分布在低海拔山區的豆芫菁,食草多樣,常見停棲於冇骨消、蕨類或龍葵等植物,大啖其葉片;其胃口甚佳,彷彿永遠吃不飽似的,猛啃葉片,一邊進食,一邊排放糞便,「邊吃邊拉」,即使交尾中,豆芫菁依然能夠「一心二用」,一邊交尾,一邊進食。我常戲稱豆芫菁可能係「餓鬼」投胎,前世沒吃飽過,現在「連本帶利」迫不及待索回。
其三:浪漫的求偶方式。豆芫菁交尾與其他昆蟲交尾並無太大的差異,但是求偶的方式卻是極端浪漫,頗值一敘。豆芫菁的求偶係由雄蟲主動,雄蟲會攀附在雌蟲身上,以其觸角碰觸雌蟲的觸角示愛,雌雄觸角會交纏在一起,彷彿相擁的情侶,耳鬢廝磨,情話綿綿,希望此景此情天長地久,捨不得分開一樣。兼且雄蟲動作緩慢斯文,你會覺得雄蟲溫柔體貼,搞不好擅長甜言蜜語,是個調情高手。這一幕既溫馨又浪漫,為其他昆蟲之所無。
其四:少見的過變態(hypermetabola)昆蟲。事實上,包括豆芫菁在內的所有芫菁科的昆蟲均屬之,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係由卵-幼蟲-蛹-成蟲循環的,過變態昆蟲在幼蟲與蛹之間卻多了一個「擬蛹期」(或稱偽蛹)階段。豆芫菁的幼蟲寄生於蝗蟲的卵中,以卵為食,過變態昆蟲常見於寄生性的幼蟲,因此部分膜翅目寄生蜂也屬於過變態。
今日在小徑旁馬鞭草科的龍船花上見到了成群結隊的豆芫菁,對於我的光臨,豆芫菁無視我的存在,繼續或進食或交尾。其實這樣對我最為有利,我可以放心的、輕而易舉的接近微拍。數隻豆芫菁停棲在一片葉子上進食,片刻之間,即將葉片啃得只剩葉脈,其進食之快,食量之大,胃口之好,「蝗蟲過境」的成語,差堪比擬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