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651.JPG - 雄子相簿

白天停棲懸掛棚架下的蜂巢上的斜紋夜盜蛾(上)(下)

IMG_1655.JPG - 雄子相簿

 

IMG_1657.JPG - 雄子相簿

被勾引至指上的牠,顯得十分溫馴(上)(下)

IMG_1666.JPG - 雄子相簿

 

IMG_1662.JPG - 雄子相簿

前翅中段有一枚白色或淡白褐色的寬斜紋(上)(下)

IMG_1669.JPG - 雄子相簿

夜晚趨光而來,停棲棚架錏管上的斜紋夜盜蛾(下)

IMG_3546.JPG - 雄子相簿

時間:06/04/2022

地點:屏東七份子

 

 上月,雄子遭帶鈴腹胡蜂螫叮,痛定思痛,於是以伸縮加長型鋸子與築巢在荔枝樹枝葉上的蜂巢保持安全距離,將一大截連接著蜂巢的枝葉鋸斷。隨著枝椏掉落的蜂巢被拖至陽光下置放,雖然還有少數帶鈴腹胡蜂緊隨蜂巢不去,不過二天,禁不住烈日曝曬,剩餘的帶鈴腹胡蜂終於紛作鳥獸散。想必另尋地點,重啟爐灶去了。

 雄子看棄置的蜂巢尚稱完整,取下懸掛在棚架下。每次下田,總要瞧瞧它,欣賞小小的蜂類,怎能夠在葉背下築出堪稱精緻、由小而大的蜂巢?這種技術,不知是本能具有,抑或是學習而來。

 今日下田,於棚架下看懸掛的蜂巢,感覺似乎不太一樣?趨近細瞧,蜂巢上竟停棲一隻小型蛾。其體色褐色為主,前翅斑紋繁複,色調各異,中段有一枚明顯的寬型白色或淡褐白色斜紋,翅基有一分岔細線沿前緣及中間向後延伸,與白色斜紋交叉,呈近A字狀。

 由斑紋特徵看,原來是夜蛾科夜盜蛾屬(Genus Spodoptera  )的斜紋夜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1775)],又稱斜紋夜蛾。

 雄子將蜂巢取下,停棲的斜紋夜盜蛾不動如山,雄子拍照後,心血來潮,輕易勾引牠攀上指頭,拍了指上版。拍過之後,本想放牠離去,卻看到牠突然翅膀以極快的速度震動,似欲飛離,數秒即停,半晌,同樣的動作又開始重複。數次之後,牠終於飛離而去,速度還不慢呢。斜紋夜盜蛾飛離前似乎需要熱身一番,舒筋活絡,俟恢復良好狀況後再行起飛,與其他一些昆蟲「靜若處子,動如脫兔」,事先毫無跡象,瞬間表演高速飛離的情況迥異呀!

 斜紋夜盜蛾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其幼蟲俗稱黑肚蟲、土蟲,白天藏匿於土中或枯草葉堆下,夜間出動,盜食農作物嫩葉、莖或根部,是農民眼中的害蟲。雄子多年來,每逢秋季種一些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等,種下菜苗,馬上立架,蓋上塑膠網,做足功夫,以防各種昆蟲幼蟲進入取食。翌日下田一看,總是有部分菜苗被吃光光或僅剩採枝敗葉,網內搜索,未見蛛絲馬跡,吃菜的害蟲從何而來?讓雄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經長輩老農告知,原來是躲在泥土中的土蟲惹的禍!雖然得悉緣由,因為雄子堅持種菜不施農藥,黑肚蟲或土蟲至今依然層出不窮呢。

  斜紋夜盜蟲夜晚會趨光,夜間棚架下晚飯,常見牠出現在燈光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