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809.JPG - 雄子相簿

 

IMG_3347.JPG - 雄子相簿

對雄子而言相當罕見的藍帶細頸金花蟲搶婚(上上)(上)(下)

IMG_3348.JPG - 雄子相簿

 

IMG_3396.JPG - 雄子相簿

成蟲幼蟲寄主於龍葵,以其葉片為食(上)(下)

IMG_3978.JPG - 雄子相簿

 

IMG_3889.JPG - 雄子相簿

發生期時,常見雌雄於龍葵莖葉上交尾(上)(下)

IMG_3543.JPG - 雄子相簿

 

IMG_3732.JPG - 雄子相簿

 

IMG_3898.JPG - 雄子相簿

交尾之際,反應較為遲緩,如受干擾,常常疾行躲於葉背,或雌雄分開,各自逃逸(上)(下)

IMG_3743.JPG - 雄子相簿

 

IMG_3912.JPG - 雄子相簿

 

IMG_3672.JPG - 雄子相簿

時間:03/14-17/2021

地點:屏東七份子

 

  近些日子,田裡野生的龍葵突然出現甚多的藍帶細頸金花蟲,可能是發生期吧?幾乎每一叢龍葵都有牠們的蹤影。藍帶細頸金花蟲的成蟲、幼蟲均以龍葵的葉片為食,生活形態如棲息、交尾等都離不開龍葵,連雌蟲產卵都產在龍葵的葉背上,因此頗適合觀察這一款金花蟲的生態。

 由於曾經多次觀察或拍照過藍帶細頸金花蟲,習以為常,如今雖然數量甚多,雄子倒是見怪不怪。以交尾為例,雄蟲常常跨在雌蟲背上,並未立即開始交尾,想必要經過一陣「甜言蜜語」階段,讓雌蟲首肯之後,才進入正式的交尾。交尾的雌雄或停棲葉表、葉背或莖枝,基本上動作遲緩,甚至停滯不動,反應也不如單隻個體那樣靈敏,因此還蠻容易接近觀察或拍照。只是交尾畫面太過常見,曾經拍不勝拍,現在也僅止於觀賞而已。

 今(14)日於龍葵葉表上看到一對交尾的藍帶細頸金花蟲,竟有單隻雄蟲突然竄出搶婚,動作敏捷,牠趴在交尾中雄蟲的背上,企圖取而代之。這畫面對孤陋寡聞的雄子而言,由於第一次遇到,頗感驚異。原來藍帶細頸金花蟲也有搶婚現象!雄子興奮之餘,立刻掏出相機,趨近拍照,可能動作過大,剛拍二張,這隻搶婚的雄蟲竟然倉皇放棄,逃之夭夭。雄子在旁等待甚久,之後數天,均未再發現類似搶婚畫面。

 也許,大部分的昆蟲在面臨繁衍後代之際,雄蟲如果找不到雌蟲,就容易發生搶婚現象吧?這現象或許出自於天生本能,或許繁衍是昆蟲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標,絕對要「使命必達」?藍帶細頸金花蟲有搶婚現象,之前未見,並非沒有,只是「失之交臂」罷了。

 藍帶細頸金花蟲[Lema (Qausilema) solani  Fabricius , 1798],體長約0.8公分上下,頭部及複眼黑色,觸角黑色11節鋸齒狀,前胸背板橙黃色,近筒狀,兩側微內凹,小楯板黑色,翅鞘橙黃色具刻點呈縱斑排列,翅鞘前段及後段為大塊寬黑色或藍黑色斑,中段為較細窄橙黃色橫斑,翅鞘外側緣橙黃色,胸部黑色,腹部橙黃,各腳黑色。

 雌雄外觀體色近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