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看小八星虎甲蟲,顛覆原先的刻板印象(上)(下)
陽光下的小八星虎甲蟲,不但神態威猛,體色也繽紛亮麗(上)(下)
黑褐色複眼凸出,白色鐮刀狀大顎,端部黑色,頭額紅褐綠色斑,可說面貌兇惡(上)(下)
肉食性昆蟲,主要獵捕螞蟻為食,習性兇猛,虎甲蟲之名,應由此而來(上)(下)
常於陽光下守株待兔,等待獵物進入其攻擊範圍,以動如脫兔的速度獵捕,成敗,一招即決(上)(下)
時間:05/14、15/2020
地點:大社觀音山
步行蟲科虎甲蟲亞科(Cicindelinae)所屬的成員,通稱虎甲蟲,台灣已知有19種之多。
虎甲蟲有樹棲及陸棲之分,體色常具金屬光澤,喜歡在陽光下活動,屬肉食性昆蟲,習慣群聚生活,擅長於地下或樹叢間疾行活動,僅能做短距離的低空飛行。
雄子感覺有趣的是這一類的昆蟲為何取名「虎甲蟲」?甲蟲屬鞘翅目,這無庸置疑,為何冠上「虎」字?虎甲蟲複眼大而凸,各腳細長,雖具有銳利大顎,由外觀體型看來,完全不具老虎模樣,可想見虎字應該是以其習性兇猛來命名的吧?
雄子見過數種虎甲蟲,一直以為台灣八星虎甲蟲,體型最大,體色鮮艷,立足停棲,抬頭挺胸,威風凜凜,獵食之際,勇往直前,真的帶點虎威,「虎」字形容,可當之無愧。其他體型細小的虎甲蟲,大部分有名無實,只是沾了「虎」光罷了。尤其小八星虎甲蟲。
小八星虎甲蟲[Cylindera psilica subsp. psilica (Bates, 1866)],體長約1公分,凸眼、長腳,頭部及胸背板具紫紅及綠色斑,翅鞘紫褐色偏暗,翅縫黃綠色,翅鞘側緣各具5枚白斑(包括肩部1枚、翅端1枚及側緣3枚)。嚴格說來應該稱之小十星虎甲蟲才名副其實。
牠體型細小,體色偏暗,停棲沙質地上,幾乎融入周邊環境,難以發現。雄子故意走動一下,小八星虎甲蟲遭受干擾,振翅飛離,這才露餡。牠也是低飛,短距離即落地,除非落入叢草中,否則難掩行蹤。雄子觀察牠覓食,幾乎以螞蟻為主食,牠總是駐足不動,等待螞蟻進入牠的攻擊範圍,然後以「動如脫兔」的速度,猛撲而上,常常是「一刀決」,成敗,一招而已。對於體型較小的蚊蠅,可能蚊蠅反應機敏,又會飛逃,獵捕失敗率高,常見牠雖有攻擊姿態,尚未完成,獵物早已逃之夭夭,顯然是虛張聲勢而已。
由於小八星虎甲蟲體小,雄子又老眼昏花,觀察往往是蹲在地下長久不動,看著牠守株待兔覓食。難得有機會幾乎趴在地下側拍,後來於電腦螢幕上檢視,發現小八星虎甲蟲體型雖小,黑褐色凸眼,搭配白色大顎(端部為黑色),面貌還有點兇惡呢,各腳細長具藍紫綠橙紅等色澤,各腳節密布白色短毛,卻又有點美感。自下往上看,小八星虎甲蟲高高在上,恍若君臨天下,獵物抬頭一看,真會以為兇神駕到,嚇得忘記逃走。不論牠獵捕技巧孰優孰劣,就其外貌神態來說,喝!還真有一點「虎威」呢。
雄子之前可能太小看牠了,小八星虎甲蟲體型雖小,對螞蟻等獵物而言,虎威依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