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欠人太多人情了,何況還想繼續在此安居樂業,勉為其難,姿勢不雅,請勿見笑(上)(下)
二十世紀五O年代疑自琉球偷渡來台的外來種,如今已歸化成了優勢蝶種,數量甚多,其幼蟲以高麗菜花椰菜等蔬菜葉片為食,成了菜農眼中的害蟲(上)(下)
時間:02/24/2018、01/06/2019
地點:屏東七份子
寒冬季節,出現覓食訪花的蝴蝶不但種類大幅減少,數量也不多,但是你卻一枝獨秀,似乎完全不受影響?
好說好說。
不但照常訪花吸蜜,一樣的交尾繁衍後代。
也許我適應環境的能力還不錯吧。
可談談你的身分背景嗎?
我係粉蝶科白粉蝶屬的紋白蝶[Pieris rapae subsp. crucivora Boisduval, 1836],又名白粉蝶、菜粉蝶、菜白蝶及日本紋白蝶。
記得白粉蝶屬已知有兩種,除了紋白蝶外,還有一種台灣紋白蝶[Pieris canidia (Linnaeus, 1768)],又名緣點白粉蝶、多點菜粉蝶、東方菜粉蝶。你們外觀體色十分近似,有甚麼特殊的關係嗎?
同屬不同種,在昆蟲界而言,相當常見。勉強說來,我們之間可能是先住民與新住民的差別罷。台灣紋白蝶居住於台灣可能有好幾百年悠久之歷史,我的家族推測係在二十世紀五O年代駐台美軍期間,自琉球進口生鮮蔬菜時,被無意中「夾帶」入台的。
哦!如果屬實,那至今也超過一甲子了。
是呀!時間過得真快。
有趣的是我在公園、荒地、菜圃等地常常看到你的族群飛翔訪花,卻鮮見台灣紋白蝶的蹤影,是不是因為你屬於優勢族群,擠壓了台灣紋白蝶活動的空間?
大自然中,優勝劣敗,適者生存,想要存活,必須不斷強化自己生存的條件。例如以溫度而言,我自平地至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山區,都可以生存,既不怕熱,也不畏寒,這就是存活的優勢。
紋白蝶的成蟲訪花吸蜜,大家都耳熟能詳,據我所知,幼蟲則是以十字花科的植物葉片為食草,雌成蟲常在高麗菜、花椰菜、甘藍、白菜及蘿蔔的葉片上產卵,孵化之後的幼蟲即以其葉片為食,常將葉片啃得百孔千瘡。
不錯,幼蟲對你說的這些蔬菜的確極為偏好,百吃不厭。
對於種植這些蔬菜的菜農而言,幼蟲「損害」他的作物,降低他的收成,甚至讓他血本無歸,可說是菜農眼中的「害蟲」,必欲除之而後快?
可想而知,這是命中註定,或造物者的「疏忽」,也僅能無可奈何面對。你想一想:數十年來,菜農大量噴灑劇毒農藥,對於幼蟲成蟲,都是殺傷力極大的浩劫!
農藥噴灑盛行的年代,你的族群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逆勢上揚,數量增加,擴及全台各地,活著真有兩把刷子。我很好奇,除了前述的適應各種高低溫度外,你的優勢還有甚麼?
呵!事關生存秘密,不可說不可說。
那……,交尾中的紋白蝶幾乎都停棲在花葉枝梗間進行,你怎停棲在生人指上,未免太過冒險了?
是有點危險,不過不得不如此呀!
此言何解?
說來話長。
我很有興趣洗耳恭聽呢。
好吧,聽我道來:我生活的這塊農地,農地主人除了種了許多果樹外,還種了蔬菜,以高麗菜、花椰菜為主,不知為何,農地主人堅持不噴農藥。
那好,你的幼蟲可以放心大嚼了。
想得美,農地主人雖不噴農藥,卻在每壟蔬菜上裝ㄇ形支架、蓋上塑膠網,阻擋我進入產卵。
那怎麼辦?
鴨蛋卡密也有隙縫,機會屬於長期等待的人。農地主人大約一週下田一至二次,我趁他不在時,於塑膠網週邊巡迴查看,塑膠網會因風颳、鳥類覓食及其他因素影響(如長久日曬,塑膠網硬化變形),致與地面接觸處出現漏洞。哈!我就趁虛而入,順利產卵了。
果然聰明。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我常在產完卵之後,想飛離而去,卻找不到原來入口處。塑膠網一經風吹移位,出入口或消失或縮小,我竟被困在塑膠網內。
危險哪。
我本也自認生機渺茫,幸好已經完成產卵使命,稍減遺憾。等到農地主人下田,一看我在塑膠網內掙扎,證據確鑿,不用想也知道,我在他的蔬菜上產卵了,一定大怒,我又逃不出去,豈非死路一條?
想得有理。
想不到農地主人放我一條生路,竟掀開塑膠網,讓我重獲自由。
那你產在蔬菜上的卵恐怕凶多吉少了?
數日後看到農地主人帶來了「蘇力菌」泡水噴灑蔬菜,我好心痛!原來他只是不噴化學農藥,這款無毒農藥照樣是噴灑的。
你的幼蟲死光光?
還好蘇力菌藥效不如預期,南台灣總是艷陽高照,曬沒幾天就無效了,幼蟲的存活率「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你還挺為對方著想呢。
自然環境中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令你滿意的,就像人間找不到天堂一樣。對於這塊農地及其主人,我還蠻喜歡的,至少羽化之後的成蟲,可以沒有恐懼、自由自在的活動覓食、交尾繁衍後代,這在其他地方可不易找到呢。
喔!
這次難得農地主人主動邀約拍交尾指上版,想想多年來在此安居樂業,託他照顧甚多,欠他不小人情,即使稍感不安,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配合演出啦。嘿!你看我的姿勢,美不美?帥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