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蟲常見於夏秋季節於花叢中現蹤,能在一月下旬於地上的枯枝葉叢中見之,極為鮮見也(上)(下)
雄蟲體型略小於雌蟲(上),腹背環紋為黃色(下),又名姬黃帶土蜂,應係以雄蟲腹背特徵命名。
時間:01/22/2018
地點:大社觀音山
一大早出門,天空下著小雨,風勢有點大,感覺並不太冷。上得山來,雨漸歇,八點多,烏雲被太陽撐開,陽光灑在身上,暖呼呼的,輕風拂面,感受到早春氣息,一顆心不禁慵懶起來。
也許是天候影響吧?雄子曾經走過無數次的小徑,昔日昆蟲寥寥,今日昆蟲卻似乎不約而同出現,數目之多,讓雄子有點目不暇給呢。最令雄子印象深刻的是小徑兩旁鋪滿枯枝葉的隙縫中,跑出一隻體型碩大的蜂類。
這隻蜂體長超過2公分,體色黑色,頭部具光澤,複眼腎狀灰褐色具灰黑色細斑,觸角黑色膝狀,前胸背板黑色具刻點密布細毛,上面沾滿花粉,前緣及胸側密布黃褐色長絨毛,腹背黑色具刻點,各腹節具由白色絨毛組成的環紋,各腳黑色,各節密生黃褐色絨毛,翅膀黑褐色略透明,長不及於腹端。
雄子由其體型、外觀及體色等特徵看來,應係長腹土蜂屬(長腹土蜂亞屬)的白毛長腹土蜂[Campsomeris (Campsomeriella)annulata (Fabricius,1793)],又名姬黃帶土蜂,其腹背上的環紋為白色,是一隻雌蟲。
雄子昔日所看到白毛長腹土蜂均在花叢中訪花吸蜜,鮮見在地上的枯枝葉叢中流連,尤其是雌蟲。雖然雌蟲會在地下金龜子的巢穴中產卵寄生,但產卵寄生本非常有,且其行動敏捷,一見生人接近,立即溜走或躲藏,所以除了訪花之外,要在其他地方遇上雌蟲,機率甚低。今日遇見,只能說「運氣大好」了。
這隻白毛長腹土蜂僅在枯枝葉上遊走,速度不快,似無飛逃打算。雄子原以為牠剛自巢穴中「出門」,筋骨尚未活絡,想曬曬太陽,吸收一些熱能,但遇上雄子在旁,牠只好先找地方躲藏再說了。不過,雄子拍照數張後於相機螢幕上觀看,這隻白毛長腹土蜂左右翅膀不知何故均稍有破損,難道是翅膀不全,不良於飛行,因而只能在地上遊走嗎?雄子伸出手指,輕易的將牠接引到指上來,牠也停棲指上,偶而在指上謹慎的來回遊走,速度很慢,雄子難得的拍了指上版。
正自一邊拍照,一邊欣賞牠的動作時,突然牠振翅飛離,飛到數公尺遠的牽牛花上,其稍有破損的翅膀顯然並不影響飛行呀!雄子緊迫盯蟲,追至牽牛花下,但見這隻白毛長腹土蜂將身子深入花心訪花吸蜜,半晌,轉身而出,倏然飛離而去,再也無蹤可尋了。
白毛長腹土蜂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夏、秋季最常於花叢中現蹤,南部地區似乎全年可見。多日寒流剛過,今日得以邂逅,堪稱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