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蟲(上),雌雄交尾,相較之下,雄蟲體型較雌蟲碩大許多(下)
時間:08/16/2017
地點:高雄都會公園
這一款蜂,體長約1公分左右,頭部黑色粗糙,觸角黑色,胸背板呈長方形,粗糙橙紅色,腹背黑色具2枚左右對稱的白色斑點,近腹端有2組白色橫斑紋,斑紋於腹背中央或相連或分離,具細短腹柄,各腳黑色,全身密布白色細絨毛。
牠外觀體色相當特別:一、雖為蜂類,卻沒有翅膀;二、外觀形狀頗似螞蟻;三、體色紅、黑、白三色搭配,既鮮艷又氣派,十分吸睛。
原來牠係蟻蜂科(Mutillidae)的絨蟻蜂的雌蟲,雄蟲外觀與雌蟲差異甚大,其體長可達1.7公分,頭胸部黑色,腹部橙紅色,1-2節較窄但無柄,末端黑色,翅膀棕黑色具藍色光澤,全身亦是密布白色細絨毛。
雌蟲無翅,不能飛行,只能在地上或低矮的灌叢枝葉間爬行,生性相當機警,動作敏捷,一見生人接近,立刻落荒而逃,藉著體型細小,遊走於枝葉間或地上叢草枯葉下,很快就失去蹤影。雄子於野外常有機會看到牠,但往往只是驚鴻一瞥,牠就「隱形」不見了,欲拍照留影,總是失之交臂。
都會公園內,許多步道兩旁均有高大蓊鬱的樹木,遮蔽了陽光,雄子漫步其中,稍減燠熱。走到數棵欖仁樹旁,突見步道上有許多昆蟲自掉落的果實上振翅而起,可能雄子走近感受到干擾吧?雄子一看,大部分為蠅類,還有一些甲蟲,不過,吸引雄子注意的就是這隻絨蟻蜂了。牠自果實上滑落,於地上遊走,速度並不快,顯然不是要逃之夭夭,而是轉移陣地,另覓食物,牠只是想離雄子遠一點比較安全吧?牠找到另一顆果實,開始進食,雄子趁機拍照,機警的牠很快又更換位置,雄子有的是時間,不動,但眼睛緊盯著牠,等待牠找到另一顆果實。
基本上,絨蟻蜂係以訪花採蜜為食,雄子首次看到牠吸吮掉落地上的欖仁樹果實汁液,想來汁液應含有甜甜的糖分吧?
[註]這一款絨蟻蜂坊間有不同的學名,一為〔Radoszkowskius oculata subsp. amartana(Zavattari,1913)〕,另一為[Neotrogaspidia pustulata (Smith, 1873)],不知哪一個正確,抑或有同種異名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