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140.JPG - 雄子相簿

胡蜂科的漆黑鐘腰蜾蠃,又名黑金鋼蜾蠃,即俗稱的大黑泥壺蜂(上)(下)
IMG_2156.JPG - 雄子相簿


IMG_2143.JPG - 雄子相簿

可能外觀體色與小黑泥壺蜂相近而體型略大,故稱大黑泥壺蜂吧?(上)(下)
IMG_2154.JPG - 雄子相簿


IMG_2141.JPG - 雄子相簿

其前額觸角間具黃斑,唇基黃色,前胸背板中間有2枚對稱黃斑,腹柄前兩側具黃斑,成蟲性喜訪花吸蜜(上)(下)
IMG_2163.JPG - 雄子相簿


IMG_6215.JPG - 雄子相簿

黑異喙蜾蠃,又名小黑泥壺蜂,體色全黑,頭部及體背並無黃斑(上)(下)
IMG_6224.JPG - 雄子相簿

時間:08/11/2016

地點:高雄都會公園

 

 在一棵台灣海桐的花叢上看到一隻全黑的蜂正在訪花吸蜜,牠動作十分俐落,反應敏捷,不斷在花叢上晃動及改變方位,雄子剛要接近看個仔細,牠已經機警的飛離。

 雄子暗嘆可惜,只好當木頭人,愣在當場,守株待兔等著牠。雄子相信花蜜的誘惑力極為驚人,蜂類幾乎都擋不住,一時離開,終究會再吸引這隻蜂「浪子回頭」的。等了片刻,周遭蚊子甚多,雄子混身發癢,有點忍不住要撤退了。忽見這隻蜂又現身了,在花叢周邊繞了數圈,終於停棲花叢上採蜜,對雄子而言,機不可失,趕忙趨近拍照,可惜才拍數張,牠又飛離了。

 連續兩次的守株待兔方式等著牠,雖然都拍到了,由於出手匆忙,畫面卻都不甚理想,但也無可奈何,這隻蜂反應太快,停棲時間甚短,雄子總是措手不及呀。第三次等候,由於受不了蚊子叮咬,這隻蜂也不見蹤影,雄子只好先行告退了。

 雄子到別處拍照,逛了一圈之後,心想:才拍幾張,美中不足,再試一次吧。於是又走到這棵台灣海桐樹下,等了片刻,這隻蜂又出現了,先停棲花叢上採蜜,雄子趨近欲拍,牠立即飛離,雄子心想:又失去一次機會啦。想不到這隻蜂似乎有點累了?竟停到旁邊桑樹的葉片上稍事休息,雄子「身隨蜂轉」,把握難得的十數秒時間拍照。

 這隻蜂,體長約2公分,體色幾乎全黑,體背密布細微刻點,翅膀暗深褐色具寶藍色光澤,腹柄細短,錘腹第一節近鐘形,雄子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俗稱小黑泥壺蜂的黑異喙蜾蠃〔Allorhynchium argentatum Fabricius,1804)〕。可仔細觀察,這隻蜂的前額觸角間有一枚黃斑,唇基黃色,前胸背板中間有2枚對稱的黃斑,腹柄前方兩側各有一枚黃斑,這些黃斑為黑異喙蜾蠃所無,雖然牠們的外觀體色十分近似。

 這一款蜂係胡蜂科剛蜾蠃屬(Genus Pseudozumia  )的漆黑鐘腰蜾蠃Pseudozumia indosinensis Giordani Soika, 1960],又名黑金剛蜾蠃,即俗稱的大黑泥壺蜂。與小黑泥壺蜂僅一字之差,卻是同科不同屬種呢。

 漆黑鐘腰蜾蠃分布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亦稱常見,但卻不容易親近,性好訪花吸蜜,見到牠幾乎都在花叢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