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是小不點,隱藏良好,發現不易,春天時節則較常見(上)(下)
時間:03/05/2015
地點:大社觀音山
雖然牠體型烏黑細小,常躲在葉背棲息或覓食,平時不太容易發現牠,不過,春天時節,牠的數量增加,曝光的機率提高,野外看到有蚜蟲聚集的植物,翻轉葉片,常會看到牠,頗有意外的驚喜呢。
牠,就是瓢蟲科隱勢瓢蟲屬的台灣隱勢瓢蟲〔Cryptogonus horishanus(Ohta,1929)〕,又名姬雙紋小黑瓢蟲。
其體型短卵形,體長約0.24公分,雌雄頭部均黃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密布灰白色細絨毛,前緣及兩側黃褐色,小楯板與翅鞘黑色,亦密布灰白色細絨毛,左右翅鞘中後段各具一枚橙紅色或橙黃色的橫置卵形斑,胸腹部黑色,各腳腿節黑色,腿節端部以下之各腳節黃褐色。
台灣隱勢瓢蟲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以捕食桔蚜、棉蚜、豆蚜等蚜蟲維生,生性靈敏,動作很快,遇騷擾常自葉面上掉落地下逃生,靠著體型細小容易躲藏、體色黑色不易發現的優勢,幾乎都能順利逃生。
就外觀體色而言,台灣隱勢瓢蟲與同科屬的變斑隱勢瓢蟲十分近似,比較明顯的區別在於翅鞘上的橢圓形大斑,前者位於翅鞘中段之後,向外傾斜,近於橫置,以橙黃色居多;後者斑色橙紅,前緣位於翅鞘中段,並無傾斜橫置現象,可據此辨識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