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草蟋科的成員,暫以蛉蟋稱之,後來得悉名為黑脛草蟋蟀(上)(下)


具強壯有力之後腳,擅彈跳,平地農田叢草中即可見其蹤影(上)(下)



難得遇到溫馴的個體,才有指上版的蛉蟋(上)(下)

時間:12/06/2014

地點:屏東七份子

 

 一個多月沒刈草,田裡雜草又叢生,每走過,腳邊叢草間紛紛有昆蟲或彈跳或飛起,四散遁逃而去,瞬間又隱沒不見。雄子比喻為舞台上的特效,走兩步就會重演前述的畫面。有時童心未泯,故意前後左右慢步或疾行,昆蟲紛飛速度或快或慢,十分有意思。

 這次,雄子見到一隻動作比較緩慢的昆蟲明顯的落下叢草中,目光鎖定,慢步接近,蹲下一瞧,原來是一隻直翅目的昆蟲。

 牠停棲在雜草細細的莖上,體長約0.7公分,頭、胸、上翅及腹背均黑色,觸角柄節黑色,餘淡褐色細長,長度超過體長,複眼黑色具光澤,胸背布有灰色細毛,上翅具縱稜線,微具光澤,長不過腹端,腹部弧狀拱起,末4節超出翅端,近腹端有2根淡褐色尾毛,端部有一枚上翹的褐色產卵管,前中腳腿節棕褐色,脛節黑褐色,跗節灰褐色,後腳粗長,腿節膨大棕褐,基部黃色,脛節以下淡褐色,脛節中段以下有3對排刺。

 由其外觀體色及特徵看來,應為草蟋科(TrigonidiidaeTrigonidium屬的成員,不詳種名,暫隨俗以蛉蟋稱之。

 這一隻蛉蟋相當溫馴,雄子近身拍照,牠並未以其強壯有力的後腳立刻彈跳而去,只是靜靜不動,讓雄子隨意拍。雄子頗感驚奇,以指挑之,牠亦「心領神會」攀上指頭,雄子的「指上版」又多了一種。這麼溫馴的蛉蟋,不知是否因為其右觸角斷了一截,影響其靈敏度所致?

[註]後來得悉,這一款係草蟋科草蟋屬的黑脛草蟋蟀[Trigonidium cicindeloides Rambur, 18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