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觀頗似螳螂的螳蛉科的螳蛉(上)(下)


停棲時前腳彎曲合節,置於頭部前方,有若螳螂的捕捉足(上)(下)


遇騷擾不會立刻飛走,而是頭胸部與翅膀作不同方向的傾斜,姿態有點臣服退讓或裝死味道,相當特別(上)(下)

時間:12/28/2013

地點:屏東七分子

 

 在葉片上乍然見到牠,以為是一隻小螳螂,以其體型或前腳的捕捉足而言,牠與螳螂確實有點類似,可是仔細觀察,與螳螂又有許多差異的地方,顯然牠是外觀擬態具有攻擊力的螳螂,牠不是螳螂目的螳螂,而是脈翅目的螳蛉。

 這一款螳蛉體長約1.1公分,體色淡黃褐色或米黃色為底,頭小,頭頂具3枚單眼,褐色,複眼圓形外突,綠色具銅色金屬光澤,不同光緣呈現不同色澤,觸角念珠狀深褐色,短,頭與胸部間具細長頸部,頸背中央及兩側具褐色縱斑,胸背有褐色斑,腹部瘦長,腹背具褐色環紋,中央及兩側有褐色縱斑紋,翅膀長而透明,翅痣褐色,翅脈黑褐色纖細呈網狀,中、後腳淡黃褐色細長,比較特別的是前腳,基節瘦長,腿節粗大,脛節細長而彎曲,停棲時前腳彎曲合節,置於頭部之前,近似螳螂的捕捉足。

 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陰暗的葉背,遇見生人接近,通常不會立刻飛逃而去,而是胸腹與翅膀各傾斜一邊,與前腳搭配看來,似乎在長跪表示臣服或裝死?相當有趣。

 牠是螳蛉科的成員,不詳屬種,暫以螳蛉稱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