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夜蛾科的南方錁夜蛾(上)(下)
平常停棲均為合翅,雙翅呈屋脊狀,展翅係比較罕見(上)(下)
幼蟲以茄科植物如龍葵山菸草等為食,成蟲體型體色有如一根短枯木,保護色甚佳(上)(下)
時間:11/24/2013
地點:屏東七份子
常見到牠停棲在田裡的網室塑膠網上,可一走近觀察,牠立刻機警的振翅飛走,停到另一端,再接近,又飛走,同樣情況數次之後,牠不再停棲塑膠網上,轉而飛入叢草中,這就很難再發現牠了。因為牠的體型體色,乍看像一截短短的枯木,落到枯葉叢中,逼真的保護色,常讓人視而不見。
牠是夜蛾科的成員,夜蛾科屬種甚多,其中的Chrysodeixis屬,台灣物種名錄登錄5種,在平地最為常見的,可能就是牠--南方錁夜蛾了。
南方錁夜蛾〔Chrysodeixis eriosoma(Doubleday,1843)〕,展翅寬約3.6公分,體色以褐色為底,前胸背板具突起的褐色鬃毛,上翅表中央有2枚不規則的白色斑點,翅表散生黑褐色或棕褐色曲折橫、斜斑紋,翅表上的鱗片於陽光下呈現不同金屬色澤。停棲時上翅常呈合翅屋脊狀,鮮見其展翅。
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幼蟲以茄科植物如龍葵、山菸草等寄主,成蟲白天可見,夜晚趨光,相當常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