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詳學名的食蟲虻一種(上)(下)
雄蟲體型較雌蟲稍長,複眼分離,腹背具明顯的黑褐色環紋,雄蟲複眼相連,腹部較短,密布灰白色絨毛(上)(下)
習慣單獨行動,反應敏捷,屬肉食性昆蟲(上)(下)
雄蟲(上)與雌蟲(下)
交尾時可比較明顯看出雌雄之間的差異(上)(下)
交尾時雌蟲習慣展翅,雄蟲通常合翅(上)(下)
時間:02/25、27/2013
地點:高雄都會公圓
體長0.9-1.1公分,頭部完全被碩大的複眼掩蓋,複眼黃褐色,因光陽強弱而呈現不同色澤,複眼排列亦雌雄有別,雌蟲兩複眼間相連,雄蟲則是分離的;前胸背板灰褐色,中央有一條較明顯的縱斑,胸背、胸側及複眼後緣密布灰白色絨毛,翅膀淡褐色透明,各腳灰褐色具棘刺,腿節密生灰白色絨毛;腹部因雌雄而有差異,雌蟲腹部較短,密生灰白色絨毛,腹背具不明顯黑褐色環紋,雄蟲腹端尖狹,腹背具寬厚近三角形的黑褐色環紋。
由其外觀特徵看來,應屬於食蟲虻科的食蟲虻,唯不詳學名,暫且稱之食蟲虻。
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春季數量最多亦最為常見,棲息於低矮的灌叢間,以捕捉小型昆蟲為食,反應極為靈敏,雌雄均單獨行動。唯交尾之際,雄蟲會不斷追逐雌蟲,雌蟲則不斷閃躲,不知是「不感興趣」或故意「挑逗」的手法?交尾時則相當溫馴,不甚畏人,可容易親近觀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