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色鮮艷的紫斑迴木蟲(上)(下)


數量多,白天可見(上)

數一數牠的後腳跗節節數,是不是4節呢(上)



白天常停棲灌木枝椏處睡覺(上)

時間:09/27/2012

地點:屏東雙流森林遊樂區

 

 哇喔!好鮮艷亮麗的昆蟲。

 是呀?

 你看牠,體長約1公分左右,頭胸背及翅鞘均具紫紅彩色的光澤,前胸背板布有刻點,翅鞘具多條縱溝,縱斑上密布刻點,連各腳都有紫綠色金屬光澤。不知是甚麼昆蟲?

 告訴你,牠是紫斑迴木蟲〔Pseudonautes purpurivittatus Marseul,1876)〕。

 紫斑,應就其體色而言,這我了解,迴木蟲?感覺很陌生的名字。

 其實並不陌生,我說擬步行蟲,你就知道了。

 很像步行蟲卻不是步行蟲的擬步行蟲?

 不錯,台灣物種名錄登錄的擬步行蟲科共有116362種之多,其中有一個 Pseudonautes  屬,該屬只有一種,就是紫斑迴木蟲啦。

 既然屬於擬步行蟲科,為何不名紫斑擬步行蟲,卻叫紫斑迴木蟲?

 這,這……?我想是不是就其習性的特徵來命名的呢?紫斑迴木蟲喜歡於低矮的植物枝幹上活動,棲息時總是頭朝下置放於枝椏交接處。遇到騷擾時,常沿著枝椏爬行逃走,其動作甚為緩慢,俟爬行到枝端,無路可走,於是「迴轉」繼續爬行,走到另一端,遇到阻礙,又再「迴轉」。如此周而復始,有如在樹「木」上「迴」旋,迴木蟲之名,疑係出於此。

 真是這樣嗎?或只是瞎掰。

 嘿嘿嘿,不然你有更合理的解釋嗎?

 好啦,姑妄聽之,遇騷擾,紫斑迴木蟲難道只會於枝幹上來回游走,不會振翅飛離嗎?

 其實牠具有飛行能力,只是飛行前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時間,牠必須水平停棲,不受干擾,養精蓄銳片刻,才能振翅飛行,這期間一受干擾,前功盡棄,又得重來,所以許多人誤以為牠不會飛。

 原來如此。不過擬步行蟲太像步行蟲了,這兩者我常常搞不清楚呢。

 擬步行蟲與步行蟲外觀體色十分近似,混淆誤認在所難免。

 辨識上有甚麼秘訣嗎?

 這……,仔細觀察,兩者的確有所差異,只是太過細微了。

 願聞其詳。

 譬如複眼的排列,你看紫斑迴木蟲的複眼位於頭背的兩邊,俯視是在平面上;步行蟲的複眼則位於頭部兩側,且向外突出。

 果然有點不同。

 前胸背板的差異比較明顯,紫斑迴木蟲的前胸背板形近四方形,側緣微弧;步行蟲的前胸背板前後端狹窄,具明顯的「頸項」,側緣突出。

 每一種步行蟲都這樣嗎?

 當然不是,大部分如此,總有例外。

 遇到例外的怎麼辦?

 其實,最明確的不同在於腳部,紫斑迴木蟲前、中、後腳跗節的節數分別為5-5-4,步行蟲的跗節數則為5-5-5,兩者後腳的跗節數不同。

 野外看到牠,怎麼看得清楚牠的跗節數?

 除非你近身微拍十分清晰,不然,只有抓住牠仔細的數一數才能確認啦。

 我知道牠們的食性也不太一樣,步行蟲屬肉食性昆蟲,以捕食其他昆蟲維生;擬步行蟲如紫斑迴木蟲則屬雜食性昆蟲,葷素不忌。

 你說的不錯,只是野外觀察很難遇到牠正在進食,萬一有幸遇上了,如果進食的食物是昆蟲,也很難辨識究竟是步行蟲或擬步行蟲呢。

  我總算有點概念了。

 事實上,如果長期接觸昆蟲,久而久之,你幾乎一眼就可以由其體型、外觀、神態等看出牠究竟屬於哪一種昆蟲。

 持之有恆,功力自然深厚?

 然也。

 紫斑迴木蟲體色光鮮艷麗,想不到大白天竟然在雙流森林遊樂區見到牠,運氣不錯。

 其實,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的紫斑迴木蟲屬夜行性昆蟲,數量甚多,較為常見,白天停棲灌木枝椏凹處睡覺,遇到牠的機會當然較高,如果牠像其他夜行性昆蟲那樣躲在石縫、枯木、落葉下休息,看到牠就難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