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蟲體色灰褐色或黑褐色,體背佈滿瘤狀顆粒,彷彿罹患皮膚病(上)(下)
外觀甚醜,皮膚粗糙,拍照時都不反光呢(上)(下)
常寄主於甘藷茄子等植物上,農民視之為害蟲(上)(下)
成蟲與若蟲常群聚一起覓食(上)
以下為各種不同齡期的若蟲(上)(下)
時間:04/13-05/02/2012
地點:大社觀音山
椿象中外觀奇醜的種類頗不匱乏,緣椿象科的瘤緣椿象堪稱其中之一。
除了體色灰褐色或黑褐色,毫無光彩之外,瘤緣椿象最明顯的特色就是外觀包括頭、胸背、上翅革質及各腳均密布瘤狀顆粒,予人「皮膚」極為粗糙的感覺,說牠罹患皮膚病應不為過吧?
瘤緣椿象〔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1763)〕體長1.2-1.5公分,體色灰暗,前胸背板後緣隆起,具側角,頭部至胸背板中央有一條不明顯的黃褐色縱線,小楯板三角形,顏色明顯較深,後腳腿節特別粗大,觸角4節,複眼暗紅褐色。其醜令人一見難忘。
雖然外觀長相缺乏美感,牠可是生命力極為堅韌的椿象之一,數量甚多,全年均可見到牠的蹤影。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常棲息於甘藷、茄子、龍葵等植物上,成蟲與若蟲常成群結隊一起覓食。生性並不畏人,容易親近觀察,受騷擾時成蟲與若蟲則沿莖葉游走躲藏,或掉落地上,成蟲極少飛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