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色艷麗亮眼,相當吸睛的波紋大猿金花蟲(上)(下)


 


成蟲每年4-5月出現(上)(下)


 

難得見到交尾畫面(上)


遇騷擾逃生不及,常假死以欺敵(上)

覓食之際,也不忘聯誼(上)(下)


翅鞘基部及端部的紫紅色斑因光源及角度而呈現不同色澤(上)(下)




部分個體極為溫馴,可以肢體接觸(上)


胸腹部寶藍色,具金屬光澤(上)





 

 


 

時間:04/30-05/07/2012

地點:大社觀音山

 

 抱歉!金花蟲科裡,你找得到大紫艷金花蟲、紅紋艷金花蟲,可你一定找不到「藍紫艷金花蟲」這個名字。為什麼?嘿嘿,你一定想不出原因何在,告訴你,這名字是雄子自己取的啦。

 這一款金花蟲體長近1公分,體型壯碩,除觸角黑褐色外,頭、胸背板、胸腹部及六腳均為寶藍色具金屬光澤,翅鞘中央有一條不規則寶藍色寬橫斑,內窄外寬,基部及端部紫紅色,在不同光源或角度下呈現金黃色、黃綠色光澤,頭、胸背板密布細刻點,翅鞘密生刻點呈縱斑排列。平心而論,外觀相當艷麗耀眼,極為吸睛。

 牠是金花蟲科大猿金花蟲屬的一員,學名Platycorynus  undatusOlivier,1791)〕,台灣物種名錄有登錄,卻無中文名字,香港地區稱之為「波紋扁角葉甲」,波紋應指翅鞘上寶藍色的橫斑紋,扁角係指鋸齒狀觸角末6節寬大扁平的特徵,葉甲當然是金花蟲的另一種稱呼了。由於與台灣命名習慣不同,只好暫且命名藍紫艷金花蟲,以待來茲。

 藍紫艷金花蟲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成蟲每年4-6月最易見,常於蘿摩科的武靴藤(即羊角藤)中活動覓食,觀音山上有穩定的族群。牠體型碩大,體色艷麗,允稱是金花蟲科最美麗的金花蟲之一。不過其生性敏感,相當機警,接近觀察時,常以自由落體方式自葉莖上掉落至地下,輕易逃生;如果不及逃走,會以假死方式欺敵,這幾乎是大部分金花蟲的逃生術之一,俟感覺安全,則立刻「死而復生」又趴趴走了。利用飛行方式逃生的機率不多,原來藍紫艷金花蟲飛行能力不佳,可能體型較大體重較重,翅鞘不勝負荷吧?

 數年來,每年均在觀音山看到藍紫艷金花蟲,彷彿老朋友邂逅,別來無恙,不勝欣喜,總是要為牠拍照一番。美麗的昆蟲,魅力十足,豈能錯過呢?

 

〔註〕近日看到怡萱介紹這一款金花蟲的文章,中文名曰:波紋大猿金花蟲,雖非正式名字,已獲學者認可。今據改。(05/16/20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