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翅膀兩雙,十分怪異的肉蠅,誤以為是新種肉蠅呢(上)(下)


真相大白,原來是交尾啦(上)(下)

引起誤會是雄蟲體型過大,雌蟲太小所造成(下)

 

雄大雌小惹的禍,絨蟻蜂也是一個典型例子,你看得出來雌雄正在交尾嗎?只會奇怪:為何這隻蜂超過六隻腳?(上)(下)

時間:04/10/2012

地點:高雄都會公園

 

 乍見牠停棲在灌叢葉上,剎那間是嚇了一跳的,依其體型長約1.2公分、體色灰色及胸背板上那3條黑色縱斑紋研判,應該是肉蠅科的肉蠅無疑。可是肉蠅我是見多啦,台灣生物名錄登錄的各種肉蠅有42種之多,體型、縱斑容或稍有差異,但基本上其特徵差別不大,胸背板上的3條黑色縱斑是辨識其身分的主要依據。如果是肉蠅,停棲時可見其膜質透明的上翅微張,可是怎會又有與身體呈90度角的下翅呢?屬於雙翅目的肉蠅,顧名思義,外觀只有一對翅膀(就是上翅),故歸於「雙翅目」,下翅早已退化為平衡棍,這隻肉蠅多了一雙下翅,與眾不同,十分罕見呢。這樣一想,龍心大悅:難道我發現了新種的肉蠅?哇喔!這下子可不得了、了不得了。

 相機接近微拍,興奮莫名,心想:難得拍到這種畫面呢。突然間,這隻肉蠅移動了數公分,露出身體底下一隻小型肉蠅。這!……我目瞪口呆,愣在原地:甚麼新種肉蠅?原來是交尾中的肉蠅啦。一時像洩氣的皮球般,甚麼嘛?我真眼拙,竟然被一隻常見的肉蠅「騙」了,哭笑不得呢。

 印象中的昆蟲,依體型而言,大體上是雌大雄小或雌雄體型大小相近,少數為雄大雌小,這一款肉蠅似是屬於少數派,雄蟲的體型大於雌蟲甚多,所以一旦交尾,以其「雄上雌下」的體位,雄蟲幾乎將雌蟲整個掩蓋住,想要看出「原來是二不是一」,不能俯視拍照,換個角度側視或斜視,牠就現出原形矣。

 凡事不能太早下結論,看事物也宜多角度觀察,也許就比較不會犯錯而貽笑大方,你說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