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羽化的橙斑蜻蜓停棲葉片上等待身體硬化,未免過於招搖(上)
說牠溫馴,不如說蟲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上)(下)
剛羽化,身體柔軟,翅膀細嫩,是最脆弱時刻(上)(下)
度過這一關,牠又是一隻生性凶悍,動作敏捷,捕捉蚊蠅如探囊取物的掠食者(上)(下)
生命中總會遇到低潮時刻,撐一撐莫放棄,就過來了(上)(下)
時間:04/05/2012
地點:高雄都會公園
包括蜻蜓與豆娘的蜻蛉目昆蟲,其生活史為卵-稚蟲-成蟲,即所謂的「半行變態」昆蟲。當其為稚蟲之際,生活於水中,以捕食水中生物維生,俗稱水蠆,水蠆成熟後,則離水羽化為成蟲。
剛羽化的成蟲,身體柔軟,翅膀嬌嫩,除了稍為能夠爬行或做短暫飛行之外,幾乎是最為脆弱的時刻,因此,通常牠們都停棲枝葉或溪石上一至數小時不動,等待身體翅膀硬化,俟「大功告成」,那就是我們常見的飛行快速、動作敏捷、生性凶猛、捕捉小蚊蠅等獵物為食易如反掌的蜻蜓或豆娘了。
今日在高雄都會公園生態池附近看到一隻蜻蜓停棲在一大叢低矮的翠蘆莉莖葉上,仔細一瞧:體長約3.5公分,複眼上暗紅褐下灰綠,合胸側視黃色具2條黑色斜斑紋,腹部黑色,腹側具黃色斑點,斑點不及於腹端2節,翅膀透明,各腳黑色。由其體色斑紋看來,似為橙斑蜻蜓的雌蟲呢。雖然我近在咫尺,牠卻依然紋風不動,與平常所見的蜻蜓反應敏捷的習性有別。再接近一看,翅膀細緻稚嫩,模樣兒弱不禁風,這下總算明白了:原來是剛羽化的橙斑蜻蜓。
正等待身體翅膀硬化的時刻,對橙斑蜻蜓而言,有如練功至最後關頭,任督二脈正要打通,外力一旦干擾,恐有走火入魔,前功盡棄之虞,如果遇到天敵,生命恐在旦夕之間呢。對於生人趁虛而入的手指,「進無步,退無路」,不得不乖乖配合,「任人擺佈」了。
橙斑蜻蜓 〔Brachydiplax chalybea flavovittata(Ris,1911)〕,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的池塘、湖泊等淨水區域,成蟲於4-10月出現,南部地區幾乎全年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