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某種囓蟲的若蟲,常群聚覓食或棲息(上)(下)
群聚取暖之外,尚可製造聲勢,嚇阻天敵,平安順利蛻變為成蟲(上)(下)
體長才0.3公分,生性敏感,動作敏捷,一看苗頭不對,立刻作鳥獸散,這是保命之道(上)(下)
時間:04/15-28/2011
地點:高雄中寮山
在中寮山的一條小溪流的纍纍的石頭上,不經意發現一種體型細小的蟲子,數量甚多,聚集在一起。好奇心起,趨近凝視,想不到一接近,這些小蟲子竟然十分機警,「自動解散」,紛紛作鳥獸散,跑的跑,躲的躲,剎那之間,逃得一隻不剩。石頭間,荒煙蔓草,根本無從尋覓。只好暫時離開,站在視力可及的距離等待,片刻之後,又看到牠們自雜草中一一出現,「陸續歸隊」,又集合在一起了。
有了前車之鑑,這一次小心翼翼,避免驚擾,趨近拍照,相機的閃光還是難免引起牠們一陣騷動,這些小蟲子又紛紛逃離,讓我的拍照「功敗垂成」,只拍到數張比較清晰的照片。
再等待,卻再也「等嘸蟲」。
後來才得知,這些小蟲子是囓蟲科Cerastipsocus屬某種不知名的囓蟲的若蟲,其體長約0.3公分,頭胸部褐色,腹背黑褐色,左右具對稱的黃白色橫斑紋,觸角、各腳灰褐色,觸角長超過體長。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常出現在潮濕陰暗的石頭、樹幹等處。嚙蟲生活史為卵-若蟲-成蟲的漸進變態,以苔藓、菌類等為食,成蟲有翅或無翅,雌蟲可進行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
若蟲習慣群聚覓食,常常數十隻甚至上百隻擠在一起,其作用除了相互取暖之外,可能深知「團結才有力量」,推擠在一起不斷蠕動,聲勢浩大,形成某種警戒的擬態,可嚇阻或降低天敵的捕食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