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軸先端向內彎捲,其形狀特殊,故有多名:狗尾草魷魚草金耳墜耳鉤草等等之稱(上)(下)
屬於田間荒野的雜草,平時遭到忽視,只有開花之際,或可吸引喜愛自然者的眼光(上)(下)
別小看雜草毫不起眼,它自有生存之道(上)(下)
時間:03/19/2011
地點:高雄內門
今日到內門紫竹寺觀賞宋江陣的表演與競賽,中午休息之間,避開人潮,漫步於附近的農田小徑。本想找蟲,孰知天氣炎熱,又值正午,昆蟲都隱匿不出,倒是在許多荒廢的農地上,看到漫生四處的耳鉤草,正值開花季節吧,每株耳鉤草幾乎都花朵盛開,在微風中搖曳。遠觀不覺有何特色,近視卻頗有幾分美感呢。
耳鉤草(Heliotropium indicum Linn.)屬於紫草科天芹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30-60公分,全株密被伏毛,是台灣田間、菜園、荒野極為常見的野生植物。其葉互生有柄,長卵形,葉表葉背均被絨毛,鋸齒緣,葉表皺縮粗糙,有如蟾蜍體背,又名蟾蜍草;其花為聚繖花序頂生,花軸先端向內彎曲,小花淺白淺藍至紫藍色,密生花軸上側,自基部往先端次序開花。因為其花序形狀特別,有如狗尾,亦名狗尾草;或有認為如魷魚之足,稱之魷魚草;又有人認為像女子的耳飾,稱它金耳墜;至於耳鉤草之名,亦本於此。傳統中藥以其株搗汁加蜂蜜內服,可治肺炎,故又有肺炎草之名。
雖然,耳鉤草的嫩葉嫩莖可食,在農田裡,耳鉤草卻是被大部分農民視為雜草的,農田一有種植,它就很難與種植的植物共同存在,剛出生不久,就會遭到拔除的命運。不過,它卻是生命力極為堅韌的植物呢,休耕或荒廢的農地,即使不過一、二個月吧,雜草開始叢生時,你一定可以看到它的深綠色身影出現,絕不缺席;生長、開花、結果,生命繁衍,綿綿不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