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一張照片,本來是拍長足虻,卻意外拍到柄眼蠅(上)
時間:01/31-02/08/2011
地點:高雄中寮山
01/31/2011 星期一 晴
上午至中寮山水源區拍照,天氣晴朗,已有初春氣息,可怪的是昆蟲卻寥寥無幾,找了半天,幾無所獲。可能冬季天冷,兼以春節將屆,昆蟲也「隨俗」閉門不出,準備過農曆年吧?一看時間,也十一點啦,「出師不利」,只好「班師回朝」。
走回停車處,經過一條小溪,看到溪底大石頭上斑斑點點,仔細一瞧,哇喔!好多的長足虻,停棲在石頭上享受日光浴呢。長足虻拍過許多次了,根本不想再拍,但這麼多的長足虻聚在一起倒還真罕見。心想:與其一無所獲回家,不如拍它幾張長足虻,所謂「無魚蝦也好」也。接近剛拍數張,長足虻卻一哄而散,續拍時,變成零零落落,小貓兩三隻。唉!沒意思,這下子死了心,回家去也。
將所拍照片儲存到電腦資料庫,檢視照片時,突然發現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仔細一看,不是長足虻呢,卻是長相怪異的柄眼蠅!哇喔!一大群眼柄蠅呢,怎麼拍到的?百思不得其解,也許,拍照時只認牠是長足虻吧?可怪的是只這麼一張。
柄眼蠅科的柄眼蠅,體長0.5-0.6公分,十分細小,體色黑色,翅膀灰褐色,近翅端有2枚並列的白斑,頭部近三角形,上方兩端各一長柄,柄端則為紅褐色複眼,環視所有雙翅目昆蟲,複眼有長柄的可說絕無僅有的吧?各腳灰黑色,腿節及跗節下段黃褐色,其前腳腿節膨大,這也與其他昆蟲大部分後腳腿節膨大不同。
拍到柄眼蠅,興奮之餘又有點懊惱,怎麼這樣粗心大意,可見當時拍照已經疲憊不堪,注意力分散,致一大群柄眼蠅停棲眼前卻視而不見也。
複眼上有長柄,環顧其他昆蟲,可說絕無僅有(上)(下)
其胸背端部兩側及中央有細微毫毛(下)
02/01/2011 星期二 晴
上午至高醫接住院22天之久的岳母返回住處,岳母急性腎衰竭併發肺炎,洗腎後血壓驟降,進加護病房,先後接2張病危通知,幸好度過危險期,今日可以出院返家過節。與大姊將岳母安頓妥適,已近中午。
吃過午飯,趕到中寮山水源區,走到老地方,這次有備而來,動作輕柔不少。但見溪底石頭上、溪邊的野薑花葉片上停滿柄眼蠅,估計有數百隻之多。蹲在溪底連續拍照,費近2小時,拍了近200張照片,心下好爽,想:即使柄眼蠅體小色暗,又極為機警,接近微拍時總是很快的游走,自葉表躲到葉背,或振翅飛走,拍照並非順利,但,這麼多照片中總也有幾張「清楚明白」的吧?
在電腦中po出照片時,哇喔!大吃一驚,幾乎九成九都模糊不清,怎麼回事?仔細反省,除了上述不利條件之外,我忘記是蹲在陰暗的溪底拍照,相機亮度也忘了調整。今日拍照可說「功虧一簣」,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呀!
常集體停棲於葉表葉背或石頭上,屬群聚性昆蟲(上)
體小色黑,習性敏感,一接近就逃跑,拍照不易(上)(下)
這一隻停棲在我的手套上(上)
難得見其展翅,腹背黑色具白色細環紋(上)
02/08/2011 星期二 陰晴
隔了六天,年假結束,上午再度前往中寮山水源區。這六天太太在家,孩子放假,我可不能亂跑。
今日天氣甚怪,早上天色陰沉,雲層甚厚,甚至還飄了幾滴雨。走到溪底,看到野薑花葉表上及石頭上停滿柄眼蠅,卻天色過暗無法拍照,叫人怨嘆天公不作美了。近十一點,太陽總算露臉,心想這下子可以大拍特拍了。其實,柄眼蠅這種小傢伙,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性喜陰暗,天晴常停棲在葉背或石頭背光處,天陰時則停棲在葉表或石頭上,要讓牠停棲在日照處唯有天寒地凍,不得不曬曬太陽以吸收熱量增加禦寒能力。其習性又極為敏感,一接近微拍,立刻四處游走或飛離,聚焦不易,真是難拍呀!趁著陽光普照,我將野薑花葉背翻轉過來,趁柄眼蠅尚未回神逃走之際,立刻拍照。柄眼蠅躲到葉表時,我又翻轉葉面,故技重施。可是這一招也用不了幾次,柄眼蠅愈來愈少,最後飛得不知去向矣。
拍了數百張照片,效果依然不佳,我只好歸咎傻瓜相機敏感度太差(嘿嘿,技術當然也不怎麼樣高明啦)。
按:柄眼蠅科已知2屬2種,除了四斑柄眼蠅〔Teleopsis uadriguttata (Walker, 1856 )〕外,尚有南洋柄眼蠅〔Pseudodioasis detrajens (Walker, 1860)〕。本文所拍的柄眼蠅眼柄較粗厚,體色黑色,均與四斑柄眼蠅有別,疑為南洋柄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