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雄蟲常見易拍,雌蟲罕見難拍,其個性差異還蠻大的(上)(下)
雄蟲喜於陽光下活動,動作亦甚敏捷,唯似乎並不畏人(上)(下)
為了減少陽光照射,艷陽高照下,其停棲腹部朝天,有如倒立(上)(下)
只有在繁衍後代交尾之際,才比較容易看到雌蟲現身(上)
時間:08/13-21/2010
地點:大社觀音山/屏東七份子
蜻蜓科的樂仙蜻蜓,體長3.5-4.1公分,雄蟲複眼暗紅褐色,胸部藍灰或藍紫色具白粉,腹部黑色,腹背第4-7節各節中央有2對黃斑,但有些個體較少或消失,腹背第1-3節為藍色,與胸部顏色相同,翅膀透明,後翅基部具少許的黃褐色斑,翅痣黑褐色。
雌蟲胸部黃褐色,合胸側視具3條黑色斜斑,腹部黃色,背上具黑色的中線及黑色橫斑,側視有一條縱向黑線,翅膀透明,翅端褐色。
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雄蟲常見於池塘、溪流、沼澤等靜水或流水環境活動,數量較多。較為罕見的則是雌蟲,除非為了交尾繁衍後代,才會出現在雄蟲活動的環境,平常與雄蟲「劃清界線」「不相往來」,各有活動空間。
野外觀察,看到的樂仙蜻蜓幾乎十之八九都是雄蟲,喜歡在陽光下活動,不太怕人,常停棲在枯枝、葉片或突出物尖端,拍照容易。
雌蟲體型較雄蟲粗壯,體長亦較長,卻十分「閉思」,敏感度甚高,停棲時稍微靠近,牠就立刻「閃人」,想順利拍照,往往無法如願。
皇天不負苦心人,近日總算拍到雌蟲,喜出望外。
瞧瞧牠的廬山真面目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