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霜白蜻蜓,雄蟲前藍後紅,辨識容易(上),雌蟲近似種甚多,常易混淆(下)





交尾,雄上雌下,感到威脅時,雄蟲帶著雌蟲飛離(上)

非產卵期,雌蟲極為少見,也許近似種甚多,遇到卻誤認為他種也說不定(上)




雄蟲神經大條,不怕人,近身拍照不難(上)

蜻蜓科的霜白蜻蜓

體長4.1 -5.3公分

屬中大型蜻蜓

生活於低中海拔山區的池塘、渠道、溪流等靜水環境

分布普遍,數量頗多

為常見的蜻蜓

 

不過在野外常見的是雄蟲

雄蟲胸部灰藍色或褐灰色,腹部紅色

複眼墨綠或褐綠色,翅膀透明,後翅基部黑褐色,翅痣黑色

雄蟲體色前藍後紅,幾無相似者,辨識上極為容易

常在水邊附近徘迴

基本上也不太怕人

因此,可以容易的近身觀察

 

雌蟲胸、腹部均為黃褐色

胸部側視無斑,腹背中央具一條細黑色縱線

翅膀透明,後翅基部無斑,翅痣黑色

生活在離水邊有點距離的環境

平常極為少見

產卵期才會出現在水邊

其體色近似者甚多,差異不大,辨識上常易混淆

 

雌蟲於產卵期在水邊出現

立刻吸引許多雄蟲追逐求歡

雄蟲之間不免因為競爭而產生爭鬥

但決定權還是操之在雌蟲手裡

雌蟲找到交尾對象

其交尾姿勢屬蜻蛉目所特有

雄上雌下,雄蟲攫握器夾住雌蟲頭部,雌蟲的生殖孔抵住雄蟲的儲精腔,雌蟲六腳抓住雄蟲腹部以免滑脫

也許,蜻蜓腹部較短,無法營造出如豆娘交尾那樣,肢體形成「心形」

交尾結束之後

雌蟲立刻在水面上產卵

有句成語叫「蜻蜓點水」,引申凡事淺嘗則止,無法深入之意

現實的蜻蜓點水其實是雌蟲水中產卵

雄蟲還會在身邊「護花」

讓雌蟲順利產卵

繁衍其後代

 

[註]另有霜白蜻蜓(西里亞種),外觀極相似,區別在其腹部第1-2節為藍色,僅分布於蘭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