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停棲玉蜀黍葉上準備交尾的帶鈴腹胡蜂(上)(下)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雌雄腹端的生殖器始終無法連結,錯失良辰美景(上)(下)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13:26- 13:34 約八九分鐘時間,始終登堂,未能入室(上)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雄子午餐休息,不知帶鈴腹胡蜂是否比照辦理?(上)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午餐休息之後,再至現場,帶鈴腹胡蜂依然停棲葉片上繼續努力,似無進展(上)(下)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14:15- 14:22不知為何其交尾如此費工夫?卻未能達到目的,雄子不得其解呢(上)(下)

 

 

 

 

 

 

 

 

 

 

帶鈴腹胡蜂交尾大不易!

時間:12/21/2022

地點:屏東七份子

 

 近兩年來,不知何故,田裡的帶鈴腹胡蜂數量突然大幅增加,尤其今年,雄子與老婆大人在田裡工作,時常意外遭到蜂螫,一看禍首,清一色都是帶鈴腹胡蜂。因為疏忽,身體手腳誤觸築在果樹較低處的蜂巢,引來群蜂自衛攻擊。最扯的一次係大姊難得自台南遠來田裡聚會休閒,陪大姊採番石榴,大姊伸手摘取番石榴之際,竟觸及旁邊葉背下的蜂巢,不幸被螫。帶鈴腹胡蜂這舉動,讓雄子顏面盡失,勃然大怒之下,立即拿出竹枝,強力打掉蜂巢,驅散帶鈴腹胡蜂作為報復。

遭帶鈴腹胡蜂叮螫雖疼痛,幸好毒性不強,數小時後即能恢復正常,且其攻擊性亦偏被動,被螫者如果後退數尺,群蜂即停止繼續攻擊,因此尚未發生造成嚴重後果情事。

有一次,老婆大人傍晚除草時,在荔枝樹旁突遭蜂螫,由於天色太暗,視線不清,只好悻悻然暫停工作,返家再說。翌日下田,雄子仔細在荔枝樹旁尋找兇手,繞了一圈,赫然發現荔枝樹各處葉背,上上下下共計有13個大大小小的蜂巢,都是帶鈴腹胡蜂的巢,數量之多讓雄子倒吸一口涼氣!

將蜂巢移除,其實並非治本之計,只是逼使帶鈴腹胡蜂轉移陣地,到田裡另一邊的果樹重起爐灶而已。如今,荔枝樹不用說,田裡的百香果、甘蔗、番石榴、香蕉樹等都先後發現帶鈴腹胡蜂的巢,趕不勝趕。雄子只好採取「和平共存」方式,標記蜂巢位置,近乎禁區,與牠保持安全距離。帶鈴腹胡蜂生性溫馴,在田裡活動,謹慎不要誤入禁區,即使與群蜂近在咫尺,牠們也不會主動攻擊,如此人蜂倒也相安無事,可說雙贏吧。

 每次下田工作,最常見到的昆蟲之一,帶鈴腹胡蜂[Ropalidia fasciata (Fabricius, 1804)]絕對包括在內,牠們喜歡在較低矮的樹叢枝葉間活動,或覓食或休息,當然也有較為少見的交尾畫面。交尾的帶鈴腹胡蜂,雄子今年在田裡已經遇到10多次了。其實,準確說來應該是正欲交尾的帶鈴腹胡蜂:雄蟲已經跨趴在雌蟲體背,六腳緊抓雌蟲胸部,腹端不斷擺動探索雌蟲的腹端,準備性器官的連結,完成交尾動作。只是雄子每次遇見,雌雄均未完成身體的連結,交尾的帶鈴腹胡蜂又特別敏感,一見生人接近,大部分都趕忙的飛離而去。雄子偶而能夠鎖定目標,繼續拍照,大部分不是飛離不知所蹤,就是雌雄分開,各自逃生去也。雄子拍到的畫面,總是交尾前的「前戲」或「愛撫」而已。

 也許,帶鈴腹胡蜂體型不大,腹端又尖細,雄上雌下交尾,眼不能視,僅靠腹端感覺摸索來做身體連結,其困難度可能甚高吧?抑或每次得見雌雄交尾,時間上都相當短暫,長則數分鐘,短則不到60秒,帶鈴腹胡蜂就溜之大吉,而在遇見的時間內,雌雄雖然擁抱,身體總未能連結。如果每次所見均如此,也未免過於巧合了吧?因此,雄子懷疑帶鈴腹胡蜂交尾應該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琢磨,那需要多少時間的嘗試才能達到交尾的目的呢?

 今日下田忙著工作,在一壟玉蜀黍的葉片上巧遇一對帶鈴腹胡蜂正欲交尾,雄子忍不住放下工作,備好相機,恭候在旁,準備拍下從未見過的帶鈴腹胡蜂雌雄交尾的畫面。雌蟲背上的雄蟲腹端努力探索雌蟲腹端生殖口,可是怎麼接觸,總是落空,靜止不動的雌蟲偶而也舉起腹端相迎,卻總造成偏差,身體一直無法連結。雄子豔陽下枯等近10分鐘,心急較之帶鈴腹胡蜂有過之而無不及。有趣的是這對胡蜂似乎鐵了心,非達到交尾目的不可,否則絕不自停棲葉上飛離,這麼好的拍照機會,雄子依然無緣一見真正的連結。

正欲繼續等待下去,老婆大人聲音傳來:吃午飯啦!飯菜都涼了。再不回來,要收攤了。雄子一驚,拿出手機一看,哇喔!已經下午一點半,這時才感到疲憊飢餓。內心面對到底要續拍,或者先吃飯?幾經掙扎,算了,民以食為天,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

 雄子返回棚架,用餐完畢,已經超過二點,心中念念不忘這對正欲交尾的帶鈴腹胡蜂,心想合理推斷,這段時間內應該飛走不見了。不過,還是抱著一絲希望,過去瞧瞧,雖然尚在的可能性不高,還是希望尚未飛離。雄子走到現場一看,喝!帶鈴腹胡蜂依然停棲葉片上,雄蟲依然努力的晃動腹端,欲與雌蟲身體連結,只是「天不從蟲願」,依然繼續努力中呢。這太神奇了,雄子有點愣住,然後心中大喜,亦繼續等待能拍到精彩畫面。七分鐘之後,依然交尾未遂,雌雄突然振翅而起,瞬間飛離不知去向。

 自發現帶鈴腹胡蜂正欲交尾,經午餐,至其飛離而去,近一小時之久,如果包括遇見之前可能已經嘗試交尾一段時間,飛離之後可能繼續努力,推測純粹用在腹端連結所費時間至少超過一小時吧?雄子午餐之際,未曾目睹,但,帶鈴腹胡蜂不太可能也暫停嘗試交尾、吃飯去也吧?

 許多昆蟲交尾時間甚長,數小時之久者並不罕見,但雌雄生殖器必須連結才能達到交尾目的。帶鈴腹胡蜂光嘗試生殖器連結就花了超過一小時時間,尚未知能否成功,這情形不知是否屬於特例?以雄子多次遇見帶鈴腹胡蜂,總是雌雄相擁嘗試交尾中,顯然可以推論出,帶鈴腹胡蜂交尾真的大不易也。

 想一想:雄蟲緊抱著雌蟲,腹端擺動一小時;雌蟲體背負擔雄蟲重量60分鐘,還無法腹端連結,其累可知。初相會興起的慾火,恐怕都要消弭殆盡了吧。

 何時可以見到帶鈴腹胡蜂身體已經連結?看來這機率似乎不高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