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蜂胸背黑褐色,絨毛顏色較深,腹部黑色環紋整齊明顯(上)(下)
賣力工作,拼命三郎,屬於工作狂(上)(下)
以上為中國蜂(東洋蜂)(上)
其後腳黃色或橙黃色圓狀物為採集之花粉(上)(下)
其實,花粉集中在後腳脛節與花粉籃之間(上)(下)
以下為義大利蜂(西洋蜂)(下)
義大利蜂胸背黃褐色或灰褐色,腹背黑色環紋較細不明顯,並非每節均有,具個體差異(上)(下)
採花十分忙碌,鮮少休息,你可能不知牠在拼老命!(上)(下)
時間:12/22-23/2010
地點:大社觀音山
冬季的觀音山,每經歷過一次寒流,昆蟲在種類或數量上就減少一些,本來冬季昆蟲就比較少,再歷經低溫一次次洗禮,昆蟲不稀少才奇怪。不過,山上的香澤蘭、菊花等花正盛開,滿滿一大片,卻吸引許多蜜蜂前來採蜜,似乎完全不受天氣的影響呢。走在山徑,兩旁嗡嗡之聲入耳,不去注意牠的存在都很難。仔細觀察,這些採蜜的蜜蜂數量最多者,就是最常見的中國蜂及義大利蜂。
義大利蜂又名西洋蜂,中國蜂也有稱之東洋蜂者,牠們都屬於蜜蜂科蜜蜂屬成員,我們通稱「蜜蜂」。也許同科屬之故吧?其體型外觀還真十分近似,幸好辨識上不是那麼困難:義大利蜂胸背板黃褐色具絨毛,腹背具黑、黃相間環紋,但並非每節都有黑色環紋,具個體差異。中國蜂胸背板黑褐色具灰褐色絨毛,絨毛顏色較深,腹背有黑、黃相間的橫斑紋,卻十分明顯。換句話說,義大利蜂胸背板黃褐色居多,黑色環紋較少;中國蜂胸背多為黑色,黑色環紋多且明顯。
有一首兒歌「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來匆匆,去匆匆,作工興味濃。天暖花好不作工,將來哪裡好過冬,嗡嗡嗡,嗡嗡嗡,別做懶惰蟲。」蜜蜂勤勞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對中國蜂或義大利蜂而言,花上採蜜「勤作工」,名副其實呀!其實,中國蜂及義大利蜂均屬於社會性昆蟲,過著群體生活,有明顯的階級制度,嚴格的分工。牠們是蜜蜂社會中的工蜂,顧名思義,負責所有「工作」之意,卻不包括「傳宗接代」,採蜜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而已。說牠們是「天生勞碌命」可一點都不假。不然,冬季天寒,牠們也得外出工作,不能躲在巢中休息或偷懶一下?
中國蜂及義大利蜂的後腳跗節前段較粗,我們稱之「花粉籃」,係其採集花粉之盛裝處。按中國蜂及義大利蜂採蜜包括兩個動作:其一採集花蜜,係將花蜜吞入胃中;其二採集花粉,以後腳花粉籃裝載,然後攜回巢中「加工製造」。你在野外看到牠們採花十分忙碌,幾乎不見牠們休息,可說是典型的「拼命三郎」,覺得果然「作工興味濃」。你也許不知道,根據專家說工蜂平均壽命大約只有一個月,自羽化即開始在巢中工作,包括飼養幼蟲、清潔環境、建築新巢脾、將花蜜加工成蜂蜜……等等內勤工作,直到第三週才調外務,至野外採集花蜜花粉,這時已經「年過半百」了,我們看到的採花的蜜蜂,都是「拼老命」的老人蜂啦!
想不到中國蜂及義大利蜂老來竟然還如此拼命,其辛勤可知,喝「蜂蜜茶」時可要牢記這句話:感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