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8940.JPG - 雄子相簿

難得白天現蹤的美洲家蠊(上)(下)

IMG_8992.JPG - 雄子相簿

 

IMG_8998.JPG - 雄子相簿

 

IMG_9012.JPG - 雄子相簿

動作遲緩,生人近身拍照,不動不逃,其因除了剛羽化的成蟲外,最大可能由體背上的水漬研判,係因翅膀水溼,不得不晾翅吧?(上)(下)

IMG_9045.JPG - 雄子相簿

 

IMG_8973.JPG - 雄子相簿

由前胸背板上的黃褐色環紋看來,是隻雌蟲呢?(上)(下)

IMG_8984.JPG - 雄子相簿

 

IMG_9027.JPG - 雄子相簿

體型碩大,觸角絲狀細長,各腳腿節脛節布有棘刺(上)(下)

IMG_9035.JPG - 雄子相簿

 

IMG_8995.JPG - 雄子相簿

時間:08/14/2021

地點:台南海寮

 

 疫情降至二級警戒,難得家族成員睽違三個多月之久,再度回老宅聚會。今日天氣卻不穩定,晴陰陣雨,變幻莫測。眼見老宅的三棵龍眼樹,樹下掉滿龍眼,其中一棵結實纍纍的龍眼距地面太高了,枝幹濕滑,基於安全考量,雄子可不敢貿然攀爬採摘呢。

 雄子仰望大串的龍眼高掛,竟然束手無策。偶轉頭,發現老宅外牆上竟停棲一隻蟑螂,大白天蟑螂難得現蹤,看到牠體背遺留的水漬,難道是受不了地下潮濕,自落葉層下鑽出,暫且攀上牆壁,晾乾身體?

 雄子近身觀察,這隻蟑螂體長至少4公分,屬於大型的蟑螂,由其體色近黑褐或深褐色,前胸背板邊緣具黃褐色環斑,中央或有斷隔,後緣的環斑較寬,前翅表深褐色,應是相當常見的美洲家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 1785) ],又稱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大蜚蠊。

 雖然在家中廚房常見這一款體型巨大的美洲家蠊,可是至今尚無法在室內拍到牠的身影,因為牠白天匿蹤,三更半夜才出來活動,那時雄子早已就寢。深夜偶而有事下樓到廚房,一打開燈,哇喔!地上、餐桌、流理台、冰箱、櫥櫃邊等處總有一二處可見到牠們。美洲家蠊體型太大,目標明顯,要看不到牠可也不容易。牠總是在燈亮之際一二秒,瞬間超速移動,乾淨俐落的躲到陰暗處、隙縫間,失去蹤影。想打死牠?動作永遠慢三拍;拍照?門都沒有。其實,雄子多次不堪其擾,想買甚麼克蟑之類的噴劑或藥物殺死牠們,老婆大人疾言厲色反對到底,說殺生不好啦,用藥不環保啦之類,理由一堆,外加一句「我說了算」。雄子無法堅持嚴正立場,只好讓蟑螂繼續在廚房「安居樂業」了。

 牆上這隻美洲家蠊動作遲緩,見雄子接近也不會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雄子疑其可能是剛羽化的成蟲,不然就是逃避水淹的晾翅行為。不管何因,能拍到牠才是王道吧?

 這可是雄子首次如此氣定神閒且好整以暇的拍照美洲家蠊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