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田裡就出現獨角仙,堪稱罕見之事(上)(下)
停棲光臘樹幹,以吸食其汁液維生(上)(下)
夜晚的棚架下,難得出現雌蟲,其頭胸背上並無犄角(上)(下)
雄蟲體型碩大,頭部及胸背長有長短各一的犄角,末端分叉(上)(下)
雌蟲生性較雄蟲羞怯許多,見生人接近,急忙逃離躲避(上)(下)
時間:05/30/2020
地點:屏東七份子
梅雨終於停止,今日可以下田了。
一周不見,田裡雜草長得又高又綠,雄子剛要將車上的東西搬下來,先走進田裡的老婆大人已經在叫:快來,這裡有一隻獨角仙。雄子暫停搬東西,走過去一看,一隻體型碩大的獨角仙,由其頭胸具明顯的犄角可知是一隻雄蟲。牠停棲在澳洲茶樹的樹幹上,由於有點高,雄子搬來鋁梯,爬上梯子正要拍照,機警的獨角仙立刻自樹幹上直接掉落地下,剛好摔在樹幹旁棄置的枯枝葉上。雄子下梯親近拍照,這隻獨角仙在枯枝葉上爬呀爬,速度緩慢,突然自離地約20 公分的枯枝葉上掉落地下。雄子看著牠落下,遭枯葉遮掩,蹲下尋找,哇喔!彷彿憑空消失了,竟然找不到牠的蹤影。雄子不信邪,體型這麼大,怎會找不到?難道牠會變魔術或擅長隱身術?在掉落處周邊找了數分鐘,一無所獲,這隻獨角仙真是夠厲害了。雄子站起來,準備要放棄,偶一轉頭,周邊一隅雜草晃動,雄子好奇蹲下,撥開雜草,赫!就是這隻獨角仙。可牠在這麼低的高度怎能掉落瞬間移動超過1公尺之遠?雄子果然老眼昏花,太神啦,被騙也佩服。雄子再拍照數張,牠振翅而起,逐漸高飛,落入旁邊的茄苳樹濃密的綠葉中,失去蹤影。
一早在田裡就遇見獨角仙,是相當罕見的事。雄子想到棚架旁的高度超過15公尺,樹齡將近15年的光臘樹,是獨角仙相當喜歡棲息的樹種,每年五、六月開始,夜間常見獨角仙飛繞棚架內的日光燈,但是白天卻看不到獨角仙任何影子,即使在光臘樹上。難道今年的獨角仙季開始了嗎?雄子好奇的走到光臘樹旁觀察,立見樹幹基部停了一隻碩大的獨角仙,也是雄蟲。牠大條不甩雄子,也不逃走,停棲樹幹上低頭猛啃,雄子低頭細瞧,原來竟然是在啃食樹幹,想必吸食其汁液吧?片刻,將樹幹啃出一個近圓形的凹槽。雄子即使親近拍照,還打開閃光燈,都無法干擾牠進食或逃離,拍照數張,也覺無趣。好吧!雄子轉身幹活去也。
中午及下午空閒時刻,雄子數度到光臘樹旁觀察,牠依然賴在原地,沒有離開,偶而進食,偶而打盹。想來牠白天休息,養精蓄銳以備夜晚活動所需吧?
傍晚近七點收工,鄰居夫婦過來聚會聊天。不久,日光燈下出現一隻獨角仙,牠在日光燈下環繞飛行,龐大的身軀及張開的翅膀,速度雖不快,但頗具沉重威力。雄子等四人聊天暫停,抬頭仰視,心中忐忑,瞧著這隻獨角仙不知「花落誰家」。依據往年經驗,獨角仙飛行一段時間,就會以不規則、沒有任何模式的方式降落:可能停棲到任何人的頭頂、身上,牠一停棲,就會在生人身上爬行,你根本甩不掉牠,牠各腳的脛節長有銳刺,跗節末端也有鉤刺,如想抓牠下來,得小心翼翼,免得被牠強而有力的掙扎之下劃傷或刺傷。雄子習慣戴上下田用的棉手套抓牠以保安全,鄰居較有經驗,空手抓蟲,乾淨俐落。抓到獨角仙,雄子同意下,將牠丟出棚架黑漆漆的叢草中。另一種降落方式就像醉漢跌跌撞撞,或者說像失速的直升機墜落,「碰」的一聲落地,有意思的是獨角仙落地,十之八九都胸腹背著地,六腳朝天,在地下掙扎盤旋,卻難以「翻身」。牠會以頭背上的犄角頂著地下或固定物,六腳後撐,艱難的翻身而立。其實,雄子與鄰居正緊張的恭候在側,一見牠翻身而起,立刻下手捕捉,再將牠丟出棚架之外。
不過,好景不長。片刻,又見獨角仙在日光燈下現身。雄子與鄰居只好暫停聊天,如法炮製,將牠逮獲、丟掉。接二連三之下,雄子火了,為了聊天不受干擾,一抓到獨角仙,改以臉盆將牠蓋在地下,暫予拘禁。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孰知勇闖棚架、趨光不退的獨角仙依然接三連四,雄子手忙腳亂,先後動用了三個大小臉盆,蓋了近10隻獨角仙,怪了?都是雄蟲。之所以動用三個臉盆係擔心多隻雄蟲拘禁一處,恐產生互鬥,受傷難免,那就有違雄子本意矣。有一個大臉盆蓋了4隻獨角仙,半晌,臉盆竟然自動旋轉並移動,可想而知獨角仙力氣之大,也讓雄子開了眼界。邊聊天邊抓蟲,難得的奇異經驗。想不到今晚見到10隻以上的獨角仙,可謂盛況空前,有一些個體落地,因為離雄子聊天處較遠些,影響不大,也就裝著視而不見,放牠一馬了。
後來,雄子突感肚子空虛,一看時間,已八點半!趕忙表示結束聊天,大家「顧腹肚」要緊,聊天「下回分解」可也。笑鬧中鄰居離去,雄子與老婆大人整理東西雜物,堪堪完成,突然在桌子上看到一隻獨角仙,頭胸上並無犄角,體型較雄性獨角仙小了一號,這不是雌蟲嗎?雌蟲對雄子而言,神秘罕見,今晚何其姍姍來遲?大喜之下,又回到車上將相機取出,拍照留念也。想不到雌蟲也不乖,立刻疾行逃避,很快就失去蹤影。是飛離而去,抑或躲在棚架暗處?雄子不得而知。
雄子離去之前,將臉盆掀開,獨角仙立刻四處爬行,然後關燈,棚架壟罩在一片黑暗中。心想:雌蟲得趕快躲起來,否則十多隻雄蟲恐為了獲得其青睞,勢將展開一場「龍爭虎鬥」呢。
金龜子科獨角仙屬的獨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 subsp. tunobosonis (Kono, 1931)],又名雙叉犀金龜,體長不含犄角4-5.5公分,體色紅褐色至黑褐色,雄蟲頭部前方有一支鹿角狀犄角,末端各分叉,前胸背板也有一支較短犄角,末端分叉,雌蟲體型較雄蟲小,無犄角。分布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成蟲五月份後出現,喜吸食光臘樹樹液,白天活動,夜晚會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