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翅脈縱橫交錯,既細密又細緻,可說是造物者的傑作(上)(下)
停棲花朵上,可能為了獵食或交尾而守株待兔,也可能太累了,為了休息以恢復體力(上)(下)
數量多,極為普遍常見,但這身艷紅,總是讓人眼睛一亮(上)(下)
時間:08/06-10/25/2019
地點:大社觀音山
近數月體力衰退,雄子登觀音山幾乎停頓,變成偶而為之。自陳家墓園旁邊的步道上山,走到蓮花池,就有點力不從心,常常在池邊涼亭內休息,俟體力恢復,再下山去也。
蓮花池長期在人為整理下,乾淨整潔,池中睡蓮盛開,相當吸睛,景色雖佳,昆蟲卻寥寥無幾,比較常見的昆蟲大概就剩下數種蜻蜓而已。這數種蜻蜓相當普遍,數量又多,幾乎全年可見,雄子均曾經拍過,看到牠們,僅止於欣賞,卻提不起勁再度拍照。原因無他,此人性之常也。
第一次站在池邊欣賞睡蓮,一隻善變蜻蜓飛來,停棲在花朵上,也不因雄子近在咫尺而逃離。雄子心想:蜻蜓原本就不甚畏人,停棲此朵蓮花上極可能為了獵食或與雌蟲交尾而守株待兔,也有可能累了,停棲其上休息。雄子近身觀察,牠卻無動於衷,如此「僵持」有數分鐘之久。其實,看久了,雄子竟覺得善變蜻蜓火紅的體色十分耀眼,尤其翅膀,翅端透明外,翅面黑色為底,密布如網路交錯的紅色翅脈,既細密又細緻,真是造物者的傑作呢。一時起心動念,雄子掏出相機近身微拍,孰知剛拍數張,牠即警覺性的飛離,停棲到池中央的睡蓮上,讓雄子可望不可及。
也許是因為如此,雄子之後再來到蓮花池,每見到善變蜻蜓,有親近的機會,總是拿起相機拍照,日積月累,也拍到數張較清晰的照片。
蜻蜓科Neurothemis屬的善變蜻蜓[Neurothemis taiwanensis Seehausen & Dow, 2016 ],體長0.35-0.4公分,雄蟲體色紅色,雌蟲有紅色及黃褐色兩型,善變之名應係出之於雌蟲吧。野外所見,以雄蟲居多,雌蟲總是要等到生長成熟,欲繁衍後代,才會出現在有水的的池塘、沼澤或水田。對雄子而言,這真是可遇不可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