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8739.JPG - 雄子相簿

疑為食蚜蠅科球蚜蠅屬的成員(上)(下)
IMG_8584.JPG - 雄子相簿


IMG_5521.JPG - 雄子相簿

體長0.6-0.7公分,雌蟲體型較雄蟲略大,複眼離生,腹部中段寬廣,腹端尖狹(下);雄蟲複眼前端相連,腹部纖細筒狀(上)
IMG_1822.JPG - 雄子相簿


IMG_1788.JPG - 雄子相簿


IMG_9429.JPG - 雄子相簿

生性機靈,不易親近,但交尾之際則反應十分遲鈍,可輕易親近觀察(上)(下)
IMG_8578.JPG - 雄子相簿


IMG_6894.JPG - 雄子相簿

雌雄交尾,身體常呈一直線,如未受干擾,可維持不變姿勢甚久(上)(下)
IMG_9425.JPG - 雄子相簿


IMG_8549.JPG - 雄子相簿


IMG_1559.JPG - 雄子相簿


IMG_8581.JPG - 雄子相簿

性好訪花,春季最多見,常低飛於草花植物間活動(上)(下)
IMG_1567.JPG - 雄子相簿


IMG_8536.JPG - 雄子相簿

時間:03/0304/2018

地點:屏東七份子

 

 數年來有一款食蚜蠅,每逢春季,就準時在田裡現蹤,可算是田裡的常客,應該有數量穩定的族群。

 這一款食蚜蠅,體型細小,腹部明顯瘦長,習慣低飛,在田裡草花叢生之間活動,或停棲休息、或訪花、或交尾。雄蟲生性極為機警,一見生人接近,立刻飛逃而去,藉著體型細小,花草叢葉掩護,再也難覓其蹤。相較而言,雌蟲則溫馴得多。雌雄交尾之際,可能是最易親近觀察的時刻,雌雄腹端相連,常呈一字形,若無外界干擾,幾乎可長久不動。

 牠,體長約0.6-0.7公分,頭甚大,其寬大於胸寬,複眼紅褐色或暗紅褐色,後緣有一枚白斑;前、中胸背板黑色具4條金褐色縱紋,兩側各一枚鵝黃色條斑,小楯板鵝黃色;腹部細瘦黃色,具黑色環紋,環紋內有一條細黃色或白色橫斑;雙翅透明,長不及於腹端,各腳淡黃色。

 雌雄外觀體色近似,雌蟲體長較雄蟲稍長,雌雄明顯不同有二:一為複眼,複眼紅褐色前端相連者為雄蟲,複眼暗紅褐色明顯分離者為雌蟲。二為腹部,雌蟲腹部較寬肥,腹端尖細,腹背上的7條黑斑寬粗明顯,雄蟲腹部前後粗細一致,腹端圓弧,腹背上僅4條黑色細橫斑。

 台灣物種名錄登錄的食蚜蠅科已知64174種之多,洋洋大觀,可能體型體色有太多近似者,辨識不易。對於這一款食蚜蠅,雄子數年來不詳其屬種,常以食蚜蠅稱之。

 近來疑其為球蚜蠅屬(Genus Sphaerophoria)的成員?該屬又稱細腹食蚜蠅屬,有二種,一為蓬萊蚜蠅Sphaerophoria formosana Matsumura, 1916)],一為沃氏蚜蠅[Sphaerophoria vockerothi  Joseph, 1970],是否二者之一?雄子依然不詳種名,還是暫稱為食蚜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