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羽化的成蟲,全身紅色,極其鮮艷,基本上牠會停棲隱蔽處,俟體色恢復正常之後,再公開活動(上)(下)
交尾的個體,雄蟲體型略遜雌蟲一籌,雌蟲的腹部明顯肥大(上)(下)
外觀體色與小紅姬緣椿象近似,本種小楯板兩側即前翅革質翅上爪片黑色,呈一個V字形,為小紅姬緣椿象所無(上)(下)
時間:03/02/2018
地點:高雄都會公園
台灣欒樹係台灣的原生種樹木,雖不特別高大,但樹型優美,春來葉綠夏黃花、秋季果紅冬轉褐,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風貌,也是某些椿象的寄主植物。
前些日在田裡的一排台灣欒樹下發現數量眾多的小紅姬緣椿象,及少數的紅肩美姬緣椿象,但與前者同科屬、也同是以台灣欒樹為寄主的大紅姬緣椿象卻蹤跡全無,頗以為奇。也許,同科屬近似種,儘量不要混棲生活,一則可能因競爭減少食物的取得,二則可避免近水樓台,產生雜交現象,這都會影響族群的發展壯大罷。
今日,雄子於園區一片台灣欒樹下邂逅了大紅姬緣椿象,與小紅姬緣椿象一樣,若蟲、成蟲群聚,數量眾多,幾乎每棵台灣欒樹下都有牠們的蹤跡。有趣的是雖然大紅姬緣椿象數量眾多,小紅姬緣椿象卻小貓兩三隻,寥寥無幾,完全不成比例。可見雄子上述的猜測,恐怕有幾分道理?
大紅姬緣椿象[Leptocoris abdominalis subsp. abdominalis (Fabricius, 1803)],體長1.6-2.1公分,除觸角、各腳、前翅臨小楯板側的爪片、前翅膜質翅等黑色外,體背為紅色。其外觀體色與小紅姬緣椿象極為近似,明顯差異有二:一為小紅姬緣椿象體色為橙紅色,短翅型體色近橙黃色,與大紅姬緣椿象的紅色有別。二為大紅姬緣椿象的爪片黑色呈V字形,小紅姬緣椿象爪片與前翅革質翅同一顏色。兩者可據此明顯辨識區別。
可能為同科屬的近似種,大紅姬緣椿象的生態行為與小紅姬緣椿象幾無差別,在此不再贅述。也許其寄主植物有點差異,小紅姬緣椿象寄主於台灣欒樹及倒地鈴,大紅姬緣椿象寄主除台灣欒樹外,尚有龍眼、荔枝、椰子,偶會訪花,其食性較小紅姬緣椿象來得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