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間不但體色不同,翅鞘上的斑點數量大小等均有差異(上)(下)
幼蟲成蟲均寄主於旋花科植物如槭葉牽牛或甘藷上,以其葉片為食(上)(下)
時間:07/03/2017
地點:高雄中寮山
金花蟲科 圓龜金花蟲屬(Genus Aspidomorpha)的大黑星龜金花蟲[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可能是龜金花蟲亞科成員中最為亮麗的明星了,雄子每一次見到牠,眼睛就不禁一亮!
這也難怪,牠具有許多其他龜金花蟲所無的條件:一是體型,其體長可達1.5公分,體型之碩大,其他龜金花蟲望塵莫及。二是體色,其體背白色、灰白至橙黃、橙紅色,上具黑色斑點,斑點數量、大小或獨立或相連,因個體不同而有差異,胸背板及翅鞘具金屬光澤,陽光下閃閃發光,像極金屬打造,其他龜金花蟲除少數種類外,鮮少臻此。
大黑星龜金花蟲分布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常見群聚在旋花科植物如槭葉牽牛、甘藷葉片上棲息活動,其幼蟲、成蟲均以其葉片為食,常將葉片啃得坑坑洞洞,百孔千瘡。成蟲生性尚稱溫馴,一見生人接近,偶會振翅飛離,遇干擾時會直接自葉片上掉落,或藏身於叢葉間,或掉落半途即飛離而去,體型雖大,動作依然相當敏捷。
由於大黑星龜金花蟲食草穩定,數量很多,並不罕見,數年前雄子可說隨處可見到牠的蹤影,也為牠拍了許多照片。隨著時間過去,人為的干擾破壞,外在環境不斷改變等因素影響,不知不覺之間,大黑星龜金花蟲數量逐漸減少,變成難得一見。曾經,雄子偶然憶及,專心在旋花科植物上尋找,往往難覓蹤跡,空手而返呢。
因此,這次在一片槭葉牽牛叢中,與大黑星龜金花蟲邂逅,可說是意外的驚喜!雄子忙不迭近身拍照,不知是天氣炎熱,令大黑星龜金花蟲動作反應十分迅捷,抑或是生存條件變得比較嚴苛了,對於生人接近,更加敏感?雄子才拍數張,十數隻大黑星龜金花蟲逃的逃,躲的躲,飛的飛,瞬間都不見了。
真是今非昔比哪。
幸好,大黑星龜金花蟲體型依然碩大,體色依然亮麗,對雄子依然魅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