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領錐腹蜾蠃生性敏感,極為機警,喜歡訪花,親近不易(上)(下)
黃胸錐腹蜾蠃,又名黃錐華麗蜾蠃,通稱黃胸泥壺蜂,為明星級的大型蜾蠃(上)(下)
黃領錐腹蜾蠃(上)與黃胸錐腹蜾蠃(下)外觀體色極為近似,但前者的中胸背板全黑,後者中胸背板前半鮮黃,後半黑色。
由體背觀察,黃領錐腹蜾蠃後胸背板棕褐色具黃斑,腹柄端部有黃斑(上),黃胸錐腹蜾蠃後胸背板黑色具棕褐色斑,腹柄端部棕紅色無黃斑(下)
時間:09/04/2016
地點:屏東七份子
胡蜂科有一個錐華麗蜾蠃屬(Genus Delta),該屬有二種,一為黃領錐腹蜾蠃[Delta esuriens subsp. okinawae Giordani Soika,1986 ],又名姬黃錐華麗蜾蠃。二為黃胸錐腹蜾蠃[ Delta pyriforme (Fabricius,1775)],又名黃錐華麗蜾蠃,即通稱的黃胸泥壺蜂。
這二種蜾蠃由於同科同屬,中名「黃領」「黃胸」僅一字之差。若以錐華麗蜾蠃稱之,其中名「姬黃」「黃」亦多一個字而已。
黃胸錐腹蜾蠃,其體長2.5-3.0公分,體型瘦長,頭部黑色,額部、唇基黃色,頭部後緣具黃色斑,複眼腎形黑色,中央有3枚單眼;觸角屈膝狀,柄節黃色,鞭節褐色,端部4節顏色較深;胸部棕褐色,前胸背板鮮黃色,中胸背板前半鮮黃色,後半黑色,小楯板棕褐色,後胸背板黑色與棕褐色相間;腹柄細長,前端細後端漸粗,棕紅色,前後有2枚黑色橫斑紋,錘腹圓錐狀鮮黃色,其第1腹節棕紅色有一條黑色橫帶;翅膀褐色細窄,長不及腹端,各腳細長,前、中腳棕褐色,跗節端部黑色,後腳黑色。
由於體型碩大,體色有黃、黑、棕褐及棕紅色搭配,尤其頭胸及腹尾的鮮黃色,十分鮮豔華麗,其性喜訪花,易於親近,數量又多,在南部地區幾乎全年可見。可說是耳熟能詳的明星級大型蜾蠃。
至於黃領錐腹蜾蠃,其體長1.4-1.9公分,頭部黑色,唇基黃色,複眼黑色,後緣具黃斑,觸角柄節上緣黑色下緣黃色,鞭節前段棕褐色,末段黑褐色,端部捲曲,前胸背板鮮黃色,中胸背板全黑,小楯板棕褐色,後胸背板鮮黃色,中間有棕褐色塊斑,腹柄細長棕褐色,背面末端1/3黑色具黃色橫斑,錘腹圓錐形,鮮黃色,第1節基部棕褐色,中間有黑色橫帶,翅膀褐色略透明,各腳腿節棕褐色,脛節以下黃色。
黃領錐腹蜾蠃外觀體色與黃胸錐腹蜾蠃極為相似,除了體型較小,其中胸背板全黑,不似黃胸錐腹蜾蠃的前半鮮黃後半黑色明顯差異外,其習性幾乎相同,同樣的喜愛訪花吸蜜。但其知名度卻默默無聞,不若黃胸錐腹蜾蠃那樣廣為人知。這也難怪,因為黃領錐腹蜾蠃數量似乎不多,野外相當少見,不若黃胸錐腹蜾蠃普遍常見;偶而出現訪花,其性極為機警敏感,一見生人稍為接近,立刻飛離而逃,係屬於難以親近觀察的蜂類,不若黃胸錐腹蜾蠃之膽大不畏生人;又黃領錐腹蜾蠃外觀體色雖然近似黃胸錐腹蜾蠃,畢竟後者明星式的光環璀璨亮麗數十年之久,前者無意中遭到忽視或誤認,在黃胸錐腹蜾蠃的陰影下顯得黯然無光。
此命也?運也?
黃領錐腹蜾蠃在雄子每周下田的農地,多年來已經有穩定的族群。雄子下田工作時,常常看到牠,但牠總是驚鴻一瞥,神龍見首不見尾,難以親近,更難拍照。牠常以快速飛行、頻繁移動模式在低矮的大花咸豐草上訪花,雄子看到了,想拍照,剛動身,牠已經飛離不見。雄子祭出相當有效的「守株待兔」之法,對牠似乎也沒甚麼效果呢。
黃領錐腹蜾蠃在農地裡來去自如,橫行多年,雄子其實對牠束手無策,幸好去年曾經拍到牠了,不會因為難以親近而感到若有缺憾,偶而遇到,遠遠欣賞,亦一樂事也。
近日下田,休息時間,在大花咸豐草拍昆蟲,突然一隻黃領錐腹蜾蠃停棲在雄子眼前的花朵上訪花,距離如此之近,雄子根本不須移動,只是將相機轉向,自然而然就拍到牠了。更妙的是牠似乎不知身邊有人,專注於訪花,讓雄子大拍特拍。「得來全不費工夫」,讓雄子愈加相信:拍蟲,真需要一點運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