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毒蛾科毒蛾屬的櫟毒蛾,又名波斑毒蛾(上)(下)


雌蟲體色鮮豔柔美,相當吸睛,兼以生性溫馴,容易親近觀察(上)(下)



其幼蟲寄主於櫟樹,係山林中有名的害蟲,櫟毒蛾之名應源於此(上)(下)


雄蟲,體色可沒雌蟲那樣亮麗,生性機靈卻是雌蟲所無法比擬的(上)(下)

時間:10/02/2014

地點:高雄澄清湖

 

 傍晚,在澄清湖環湖小徑上看到櫟毒蛾的雌蟲,牠就停棲在一棵粗壯的樹幹上,雖然感覺有點意外,可心情上卻是欣喜的。

 櫟毒蛾的雌蟲在平地並不罕見,雄子曾經多次遇見牠,不知是生性本來就極為溫馴,抑或是遇見牠總是屬於剛羽化不久的個體?牠幾乎不動,生人近在咫尺,牠渾然不予理會,完全沒有逃逸的動作,是隻極易親近觀察的蛾類。對雄子而言,櫟毒蛾的雌蟲體型碩大,體色淡白色為底,搭配褐色及粉紅色斑紋,粉嫩柔美,十分吸睛,允稱是毒蛾科中最美麗的成員!

 雄子每次看到牠,總是情不自禁掏出相機,一拍再拍,牠的魅力真是無法擋呢。

 櫟毒蛾 Lymantria mathura Moore,1865)〕係毒蛾科毒蛾屬(Genus Lymantria)的成員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普遍易見,其成蟲雌雄外觀體色斑型頗有差異:雄蟲展翅寬4-5公分,觸角發達呈雙羽狀,前胸背板淡灰白色,有數枚黑色斑及2枚橙褐色斑,上翅表淡白色為底,密布波狀及短長形褐色斑紋,中室有1枚褐色斑,基部亦有橙黃色斑點;各腳黑白相間,跗節端部黃色。

雌蟲展翅寬6-7公分,體型較雄蟲大,觸角雙羽狀,但分枝極小,近乎線狀,上翅表淡白色為底,前緣及中間有許多波狀褐色橫斑紋,近外緣具黑褐色圓斑或塊斑,外緣有粉紅色邊;前胸背板淡白色,具黑色及粉紅色斑點,基部滿布淡褐色長絨毛。頭部粉紅色,中間有淡褐色絨毛。腹部淡粉紅色,兩側有上下兩列黑色斑點。各腳粉紅、黑色相間,亦滿布白色絨毛。

櫟毒蛾,顧名思義係以其幼蟲常為寄主的櫟樹(即殼斗科的橡樹)命名;又名波斑毒蛾,應以雄蟲翅表上的波狀斑紋來取名;亦名櫟舞毒蛾、台灣粉紅舞毒蛾。

櫟毒蛾的雄蟲體型較小,體色斑紋傾向昏暗,生性卻較雌蟲機靈許多,生人靠近,立刻逃之夭夭,失去蹤影,反而不像雌蟲那樣常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