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集體於枝條上睡覺的鞋斑無墊蜂(上)(下)
難得拍到牠訪花吸蜜的畫面(上)
鞋斑無墊蜂,白天拍照甚難,夜晚拍照甚易,反差甚大(上)(下)
可能基於安全考量,白天訪花時,停棲花朵上不超過2秒,立即轉移陣地(上)
睡覺時以大顎咬住枝條,六腳緊縮胸腹,身體懸空,彷彿表演特技,實在太酷啦(上)(下)
體型肥胖,翅膀狹窄,長不及腹端,腹背兩側外露(上)(下)
時間:07/13-08/16/2013
地點:屏東七份子、高雄中寮山
鞋斑無墊蜂〔Amegilla calceifera(Cockerell,1911)〕係蜜蜂科無墊蜂屬(Genus Amegilla)的成員,無墊蜂屬已知7種,其共同特徵除喜歡訪花吸蜜外,均於黑色肥胖的腹背上具有水青色的環紋,通稱青條花蜂,無墊蜂屬也稱之青條花蜂屬。
鞋斑無墊蜂體長約1.2公分,體型肥胖,體色黑色,頭部及前胸背板密布黃褐色絨毛,觸角黑色膝狀,複眼黃綠色具灰黑色斑點,頭部臉頰有近「山」字形白斑,唇基白色,腹背具有4-5條水青色環紋,翅膀狹窄淡褐色透明,各腳黑色,各腳節密布灰褐色絨毛,後腳雖無花粉籃之構造,亦可攜帶花粉。
鞋斑無墊蜂可能是無墊蜂屬中野外最為常見的一種,性喜訪花,飛行十分快速,在花朵上採蜜總是一沾即離,時間不過一、二秒,立即轉移目標,飛到其他花朵上採蜜,如此幾無停頓時刻的飛行訪花,表現出超級的「精力充沛」能量。兼以其生性靈敏,訪花之際,一見生人接近,立刻遠離,絕少讓生人靠近身邊。雄子拍蟲多年,想拍牠花朵上採蜜的畫面,均不可得,即使牠停棲花朵上短暫的時間中匆忙拍到了,畫面也都是模糊不清,其難以親近,難以拍照,如此難纏的傢伙,雄子對牠可說又愛又恨。
鞋斑無墊蜂屬於典型早睡早起的蜂類,黎明天剛初亮,其他蜂類都還在呼呼大睡之際,牠已經「起床」出門,穿梭於花叢間採蜜了,果然是「早起的蜂兒有蜜吃」。不過,鞋斑無墊蜂畢竟不是無敵鐵金剛,牠以幾乎沒有停頓時刻的方式訪花,看似精力充沛,可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其實已經提早將體力消耗殆盡,一旦過午,野外花叢中再也看不到牠的蹤影。雄子心想:應該是累壞,躲到隱密處「休息」去了。
鞋斑無墊蜂的早睡究竟有多早呢?依據雄子的觀察:一般晴朗的天氣,約莫黃昏時刻,鞋斑無墊蜂即呼朋引伴集結一起,停棲於隱密處細細的枝條上睡覺了。如果是陰雨天,午後兩、三點就提早「上床」了。可你怎麼分辨牠是在睡覺或休息呢?睡覺往往是集體群聚停棲枝條,休息通常是個別的孤家寡人,且時間不長,體力恢復就飛離而去。
鞋斑無墊蜂睡覺的方式極為奇特有趣,頗值一提。白天的鞋斑無墊蜂覓食通常是「個體戶」,單打獨鬥,可是黃昏睡覺時,卻「不約而同」群聚一起,選擇細小的枝條,停棲其上。睡覺並非六腳抓住枝條,而是以強而有力的大顎咬住枝條,六腳緊縮胸腹間,以身體懸空方式「掛」在枝條上,其模樣兒彷彿在修練某種威力強大的神功呢。
更奇妙的是,群體掛在枝條上睡覺的都是雄蜂,雌蜂「不與焉」。原來雌蜂會築巢於地下土洞中,有自己的家;雄蜂可能太懶,或生性浪蕩,四處為家,並不築巢,所以一旦入夜,「無家可歸」,只好呼朋引伴,擠在一起相互取暖。晴朗的天氣,睡覺應無多大問題,如果遇到隆冬或雨夜,可想而知就難捱矣。
近日,雄子終於在中寮山一個陰沉偶雨的天氣,遇到一隻鞋斑無墊蜂,可能吸收陽光熱能不足,飛行及敏捷度都明顯下降,讓雄子有機會拍到牠停棲花朵上採蜜的畫面,哇喔!雖然拍得還不是很理想,但已經足夠讓雄子興奮老半天了,想一想:這是多年來第一次拍到鞋斑無墊蜂訪花的畫面呢。至於入夜鞋斑無墊蜂睡覺的畫面,那可是唾手可得,輕鬆入袋。原來,鞋斑無墊蜂白天一條龍,入夜一條蟲,可能白天精力過度透支,入夜已經累癱,幾乎不動或動不了,因此可以親近,可以隨你拍到手痠。
晝夜之間,反差如此之大,應是許多昆蟲共有的現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