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蟲須先送禮,才有機會交尾(上)(下)
雄蟲空中停格,多次嚐試,交尾不成,精疲力竭,停棲雌蟲背後休息(上)
雌蟲收下禮物,立刻大快朵頤,可以一邊交尾,一邊進食(上)(下)
2010/7/8於燕巢拍到的另一款食蟲虻交尾,雌蟲一邊交尾,一邊享用雄蟲贈送的禮物(下)
時間:09/04/2012
地點:大社觀音山
昆蟲求偶的方式五花八門,其中有一項「送禮求婚」的方式最為奇特,這一類的昆蟲似乎不多,最有名的要算長翅目的蠍蛉了。肉食性的雄蠍蛉求偶前必須獵捕其他昆蟲,得手後釋出性費洛蒙吸引雌蠍蛉到來,然後「獻上」獵物當禮物,雌蠍蛉檢查「禮物」滿意之後,才會同意交尾,並且一邊交尾,一邊享用獵物。
其實,除了長翅目昆蟲常見「送禮求婚」外,雙翅目的食蟲虻也有相同的行為。
今日在山上一處鳳梨田處,親眼目睹食蟲虻完整版的「送禮求婚」,可說大開眼界,嘆為觀止。且讓我慢慢道來--
在鳳梨的葉片上看到一隻食蟲虻停棲且抓著一隻獵物,是一隻小型甲蟲,這種進食畫面在野外極為常見,不外捕獲獵物,然後以堅硬的口器刺入獵物體內,吸光獵物的體液而已。我初以為係食蟲虻進食,有如上述,可是突見另一隻食蟲虻飛來停棲旁邊,我還以為是來搶奪獵物的,可這隻抓著獵物的食蟲虻不但不逃,還趨近前去,似乎毫不擔心獵物被搶;雙方相視,靜待半晌,後來的食蟲虻竟然接收獵物,原本抓著獵物的食蟲虻也不抗拒,顯然早就要送給對方,接收獵物的食蟲虻立刻當場「大快朵頤」起來。事出意料,讓我仔細觀察,發現後來的這隻食蟲虻腹端細長,那是產卵管哪,是隻雌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雄食蟲虻正在上演「送禮求婚」好戲呢。
雌蟲停棲葉上不動,顯然正在享受美食,這時雄蟲飛上雌蟲後上方,以空中定點不動的方式,有如轟炸機正在瞄準目標投彈一樣。又是出乎意外,至今我才發現,原來食蟲虻也像某些食蚜蠅一樣具備「空中停格」的能力,之前可說看走眼呢。雄蟲瞄準目標之後,以迅疾的速度衝向雌蟲,六腳趴在雌蟲的胸背上,可能角度、間隙有所誤差,雌雄生殖器無法密切交合。於是,雄蟲飛離,重新再來,一試二試三試……,總之,試了好幾次,總算成功了,雄蟲趴上雌蟲胸背,很快的腹端生殖器交接,這時交尾方式係雌下雄上,頭尾一致,有如金花蟲的交尾姿勢。生殖器密切連結,無脫落之虞後,雄蟲則自雌蟲胸背移開轉向,變成尾端相連,頭部方向相反,呈一直線排列。雄蟲不動,雌蟲也不動,只是繼續享用美食。
這場景讓我看得癡了,瞬間想起:糟糕!我怎忘了拍照?於是立刻掏出相機,輕步接近,想不到交尾中的食蟲虻生性還是十分機警,立刻振翅飛離!飛離可等待牠們降落,糟糕的是雌雄在空中立刻分開。雌雄分別降落在不同的鳳梨葉片上,雌蟲意外的溫馴,幾乎不動,雄蟲再度飛起,表演空中停格,自己「讓子彈飛」,快速投向雌蟲……。雄蟲這種特別的交尾方式讓我霧煞煞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楚為何交尾要這樣「捨易就難」,如此大費周章?因為,多次所見,雄蟲很難第一次就交尾成功,至少都得四次以上的嚐試才有可能。我再接近拍照,牠倆又立刻逃之夭夭了。幸好鳳梨田面積還不小,牠倆總停棲在鳳梨葉上,雌雄交尾尚未完成,所以還有機會。
雄蟲像轟炸機投彈一樣飛向雌蟲,目標失準,重新再來,多次之後,可能空中停格頗耗體力,雄蟲不得不暫時休息,有趣的是雄蟲一成不變的停棲在雌蟲背後,可能:一是就近監視,免得雌蟲飛走,偷雞不著蝕把米;二是預防「第三者」趁火打劫也。雄蟲休息時間甚短,大約不超過15秒,雄風又起,再度表演空中停格把戲。
食蟲虻的雌雄交尾過程很精彩,可惜相機卻無法完全記錄,原因甚多,主要是交尾中的食蟲虻警戒性甚高,不易親近,空中停格的畫面,因為雌雄相距過遠,也難以拍照。可能求好心切,每逢交尾之際立刻搶拍,讓交尾中的食蟲虻深受干擾,無法一氣呵成,交尾中斷數次,超級不爽,最後一次飛離,投向叢草深處,當然,也失去蹤影……。
食蟲虻這種「送禮求婚」方式,與人類的訂婚聘禮習俗,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