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毛魔芋初生的漿果(上)(下)
由黃綠色轉為淡粉紅色(上)(下)
顏色漸紅(上)
花軸頂端漿果轉為藍色,漸次成熟(上)(下)
漿果由上而下逐漸成熟(上)(下)
寶藍色與粉紅色之間為過渡的紫紅色(上)(下)
附屬物上密披細毛為其特徵,亦命名之由來(上)(下)
密毛魔芋花序甚長,一般至少都在90公分以上(上)
附屬物下的淡黃色粒狀物為雄蕊(上),雌蕊在雄蕊之下,為佛焰苞所包裹。
一片葉,至頂三分叉為掌狀複葉(上)/06/19/2004在柴山拍到的密毛魔芋,花高超過150公分(下)
時間:06/08-08/22/2011
地點:高雄中寮山
天南星科魔芋屬的植物,台灣已知有四種,分別是台灣魔芋、密毛魔芋、東亞魔芋及疣柄魔芋,南部地區最常見的為台灣魔芋及密毛魔芋,以植株或花株之高度而言,密毛魔芋應居第一。
密毛魔芋(Amorphophallus hirtus N.E.Br.)每年五、六月間開花,七、八月結果,花序甚長,一般至少都在90公分以上,最高有至284公分者,可說極為特別。其花序中段膨大部分如壺狀者稱之佛焰苞,將下層的雌花與上層的雄花包裹起來,佛焰苞下接細長的花株,上連紅褐色的附屬物,附屬物下圓粗上尖細,密披毛狀物,這也是密毛魔芋之命名由來。其附屬物狀似長槍,於五、六月雷雨後滋生,俗稱「雷公槍」。
密毛魔芋開花之後,散發腐屍般的臭味,吸引蠅類及小型甲蟲前來覓食,順便幫其傳播花粉,其臭味相當濃郁,亦為四種魔芋中之最。
台灣魔芋開花之後,幾乎有八成機率會結果,密毛魔芋與其相較,結果率相對偏低。常見密毛魔芋花朵枯萎之後,逐漸腐化不見,代之而起的是長出一片葉子,這也十分特別,一株只有一葉,其與地面接觸的植株是葉柄而非莖部,該葉至頂上則分叉為三片掌狀複葉。
雖然成熟的漿果與台灣魔芋一樣是寶藍色,不過密毛魔芋的漿果自出生至成熟,顏色數變,自頂端往下逐漸成熟,由淡黃而粉紅而紫紅、紫藍,最後成熟而變為寶藍色,相當漂亮。
在中寮山意外發現密毛魔芋開花、結果,有機會前往拍蟲,總順便瞧瞧它果實的變化,十分有趣。大自然之神奇,由密毛魔芋之生態變化可見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