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觸角末端黃色,為其特徵,亦命名之由來(上)(下)
動作遲緩笨拙,生性溫馴(上)(下)
以瓜科植物為寄主(上)(下)
胸腹面黑褐色,腹緣有橙黃色斑點(上)
時間:05/30-31/2012
地點:大社觀音山
半翅目兜椿科有一個九香蟲屬(Genus Coridius),該屬台灣物種名錄登錄僅一種,名曰九香蟲,第一次看到這麼「詩情畫意」的昆蟲名字,以為是一種新發現的椿象,外觀體色應該相當亮麗或與眾不同吧?可是看到牠的學名〔Coridius chinensis(Dallas,1851)〕,早在十九世紀就被發現了,顯然絕非是甚麼新種的椿象。後來一查,原來九香蟲就是耳熟能詳,還算十分常見的黃角椿象的「乾燥體」,不是活體,而是死物。即捕捉黃角椿象,置於容器,用酒悶死,或用沸水燙死,取出陰乾,當做中藥材,名曰九香蟲;其藥效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用於胃寒脹痛、腎虛陽萎等症狀。
必也正名乎?還是叫黃角椿象比較名實相符吧?
黃角椿象,體長1.7-2.0公分,頭部、前胸背板黑褐色,具橫列的皺褶及刻紋,觸角5節黑色,第五節橙黃色,此命名之由來;小楯板及上翅革質翅均黑褐色,膜質翅深褐色,腹背側緣外露,具黃色斑;各腳黑褐色。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以瓜科植物為寄主,吸食其汁液維生,數量多,易見。
其動作相當遲緩笨拙,性溫馴,遇騷擾常於枝葉上爬行躲避,或趁機振翅飛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