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06/27/2011

地點:大社觀音山

 

 最初,認識所謂的「臭腥龜仔」,係由褐翅椿象始。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則褐翅椿象數量甚多,幾乎最為常見;二則褐翅椿象最敏感,手指稍一碰觸,立刻排放臭氣。手上常因而沾了「腥臭」,久而不褪,所以對褐翅椿象可說印象深刻,「另眼相看」也。

 椿象科的褐翅椿象Halyomorpha halysStal,1855)〕,體長約1.4公分上下,頭部橙褐色,觸角4節黑褐色,第3節前後端及第4節基部具白色斑,前胸背板橙褐色,近前緣為綠色,有2-4枚黃色斑點呈橫線排列,其中2枚或不明顯,前胸背板密布褐色細微刻點;小楯板體色刻點同前胸背板,其前緣兩端各具1枚黃色斑點;上翅革質翅褐色具刻點,膜質翅黑褐色,腹背邊緣外露,具黃色斑點;各腳橙褐色,腿節末端及脛節兩端有紅褐色斑點。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以吸取植物的汁液為食,屬植食性椿象。

 今日在觀音山邂逅了牠,之前見到牠是從不拍照的,可是這次看到牠停棲禾本科植物的葉上,陽光灑在牠身上,體背上的刻點色調鉅細靡遺,而且似乎還裹上一層金屬光澤,竟然頗具質感呢。感覺上這隻褐翅椿象似乎漂亮許多,是之前所未曾見到的。於是,佇足為牠拍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