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天常棲息於樹林下陰暗的樹幹上,保護色甚佳,發現不易(上)
雖然外觀體色相近,雌雄依然有別,最明顯之處在於雌蟲腹端具細長的產卵管(上),雄蟲則無(下)
其翅膀甚短,乍看之下,常易誤以為是某種蟋蟀的若蟲(上)(下)
時間:07/05/2011
地點:墾丁社頂自然公園
大白天,牠停棲在樹林中陰暗的樹幹上不動,體色深棕褐色或黑褐色,與樹幹顏色相近,保護色甚佳,若非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牠的存在。各腳腿節褐色,脛節黑褐色,上翅短小,黑褐色或褐色。乍看之下,以為是某種蟋蟀的若蟲,因為翅膀「尚未長成」也。
事實上,看其體長已經達3公分,形似若蟲卻非若蟲,牠可是蟋蟀科的樹皮蟋蟀〔Duolandrevus coulonianus(Saussure,1877)〕。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屬於地棲性蟋蟀,白天習慣躲在樹幹的樹皮隙縫中,故名樹皮蟋蟀。晚上則外出活動覓食。雌雄外觀體色相近,仔細觀察,不難分辨,雄蟲翅表上有漩渦狀螺紋,腹端具2隻尾毛;雌蟲翅面具縱向斑紋,腹端除尾毛外,尚有細長的產卵管。
運氣不錯,在社頂公園內分別遇見了樹皮蟋蟀的雄蟲與雌蟲,一般言之,雌蟲體型較雄蟲大一些。白天停棲在樹幹上,幾乎是不動的,顯然是在睡覺或休息,親近不難,拍照亦易。但樹皮蟋蟀似是屬於「靜如處子,動似脫兔」型的蟋蟀,一旦有所動作,彈跳飛走,速度之快,你根本看不清楚牠逃到哪兒去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