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人心動於內,形變於外,我們的第六感立可覺知(上)(下)


我停棲手指上,與停棲枝葉或花朵上並無不同,你相信嗎?(上)(下)


時間:01/04/2011

地點:高師大校園

 

 照過來,照過來,我體型相當迷你,展翅寬不足3公分,翅腹面淡灰褐色,散生許多黑褐色斑點呈弧形排列,中央有1枚近「︿」形黑褐色短橫斑。怎樣?很眼熟吧!當然眼熟,因為我太常見啦,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分布極為普遍,而且一年四季從不缺席。冬天,許多蝴蝶早已銷聲匿跡,可是我卻不畏風寒,照樣拋頭露面,公園、草坪、校園、綠地,永遠可以看到我的蹤影。

 我冬天的翅膀顏色,尤其是翅腹面會稍有變化,翅腹面由淡灰褐色轉灰褐色,黑褐色斑點會變淡,或模糊或消失。你想起來了?不錯,我就是十分常見的沖繩小灰蝶。

 我習慣低飛,體型雖小,反應動作卻十分敏捷,可是你卻可以很容易近身拍照,因為我並不畏人,只要不覺得生命遭受威脅,我不會逃之夭夭。不過我不像某些挵蝶科的挵蝶那樣,與生人過度的親近,甚至攀爬到生人手上,那太危險,不值得冒險。你曾經看過我停棲生人手上嗎?那機率太小啦。倒是交尾時,腹端連接,行動不便,生人接近,逃走不易,偶而會有停棲生人手上情事,那是無可奈何,不得已之下的委屈從權。

 你說,這次怎麼「破例」停棲生人手上,與前述說法豈非自相矛盾?

 回答之前,先說一個故事,故事出自「列子」黃帝篇:

 海上漁人有好鷗鳥者,每日划船到海上,數量超過百隻以上的鷗鳥皆停棲他船上與其嬉戲。有一天,他父親說:「我聽說鷗鳥都與你一起嬉戲遊玩,你抓幾隻回來讓為父的玩玩。」翌日,他又出海,想不到鷗鳥只在空中盤旋,卻不下來停棲船上了。〔註〕

 許多人都將它視為與「愚公移山」一般是虛構的寓言,可是我對你說,那可是真實的故事呀!其實,許多昆蟲與禽鳥一樣,均具有不可思議的極為靈敏的第六感,生人起心動念,即使神色不變,可是我們卻能感應覺知。生人居心不良,我們怎麼會不知道?鷗鳥覺知海上之人想抓牠們,怎敢貿然下船停棲,自投羅網呢?同理,具善意的生人,我們也能感受到他的善意,當然就不會逃走,甚至願意主動親近呢。

 你看到我停棲生人手上,頗感意外。其實,對我而言,這與停棲在枝葉或花朵上並無不同呀。

 我這樣說,呵呵,你相信嗎?

 

〔註〕「列子」黃帝篇原文: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其父曰:「我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ch400109 的頭像
    fch400109

    雄子自然筆記

    fch400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