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翅長度較體長超長甚多的長翅飛蝨(上)(下)
這一款長翅飛蝨體色以灰藍為主(上)(下)
下翅長僅上翅長之半,展翅時緊貼上翅(上)(下)
善於彈跳,飛行能力普普而已(上)(下)
以吸食禾本科植物莖葉的汁液維生(上)(下)
時間:09/11-17/2012
地點:大社觀音山
半翅目同翅亞目有一個長翅飛蝨科(Family Derbidae),又稱長翅蠟蟬科,台灣物種名錄登錄16屬37種。長翅飛蝨最明顯的特徵是這些種類的昆蟲即使體型、體色各有不同,卻都具有一對細長的上翅,並且均超過體長,有些翅長甚至超過體長的2倍之多。
飛蝨以彈跳能力聞名,牠可以在完全不動的情況下突然彈跳而去,速度之快,距離之遠,讓天敵措手不及,加上牠體型細小,躲入叢草或灌叢中,可說無處可尋,這是牠逃生的利器。至於飛行能力,似乎普普而已,至少不是牠的專長。對於長翅飛蝨而言,細長的上翅唯一的功能也許只是增加造型之美,至於飛行,不但無所裨益,反而還是阻礙呢。
在觀音山叢生的禾本科植物上,常常看到一種長翅飛蝨停棲在葉背上,倒立著,雙翅張開下垂,幾乎不動。仔細觀察:其體長約0.4公分,體型粗短,頭部灰藍,複眼褐色,胸背灰藍,具3條米白色縱斑,中間的縱斑向後延伸至腹背,腹部寬圓,腹端尖短,腹背灰藍,具米白色環紋,環紋間有白色斑點,腹部則為棕褐色斑紋,各腳米白色;比較特殊的是牠的翅膀,上翅狹窄細長,至少1公分,前緣白色帶狀具黑褐色斑點,中間灰藍色縱帶,中段以後寬度增加延至翅端,縱帶至後緣為不規則黑褐色斑。下翅較上翅更細狹,長僅及半,灰藍色,展翅時緊貼著上翅,正面看,只見一對上翅而已。
這一款長翅飛蝨幾乎都停棲葉背,似乎不喜陽光,在陰影下拍照,效果不佳,因此遇到牠時,雖然小心翼翼將葉背翻轉過來,牠立刻快速游走到背光處,不然就彈跳飛離,剎那失去蹤影了。
長翅飛蝨屬於植食性昆蟲,以吸食禾本科植物的莖葉汁液維生,南部低海拔山區十分常見。
由於不詳其種屬,暫以長翅飛蝨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