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蟲全身紫紅色,十分鮮豔,卻不耐看,看久了並不覺有多大吸引力(上)(下)
令人感覺牠數量極多,因為,太常見啦(上)(下)
雌蟲體色黃褐色,腹部有3條黑色縱紋,行事低調,極少曝光,見之不易呢(上)(下)
未熟的雄蟲,體色與雄蟲迥異,很難想像牠就是未來的紫紅蜻蜓(上)(下)
我倒覺得未熟的雄蟲體色溫厚柔美,頗有特色(上)(下)
蜻蜓科的紫紅蜻蜓
顧名思義就是全身紫紅色的蜻蜓嘛
這樣說似乎也沒錯
這是指雄蟲而言
辨識太容易啦
因為這種全身紫紅色的蜻蜓,「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當牠在水邊灌叢飛行或停棲時
你一眼即可說出
「紫紅蜻蜓!」
出錯的機會不大
但是
要辨識雌蟲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雌蟲體色黃褐色
腹背具黑色中線,側視兩邊各有一條黑色寬縱紋
體色、斑紋近似的種類不少
雖然還是有所不同
可是差異實在太細微啦
混淆搞錯就極為平常
尤其雌蟲平常十分「低調」
很少公開「露面」
除非面臨交尾產卵季節
你才可能在水邊看到牠
但牠是「快閃族」
一旦產卵之後,又匆匆消失不見了
雄蟲因為全身紫紅
極為顯眼
一出現立刻吸引許多人的眼光
不能說牠不漂亮
可是看了多次之後
真的,並無多大特色可言
我倒覺得「未熟的雄蟲」才是美
牠體色黃褐色,頗似雌蟲
可是腹背、腹側並無黑色縱向斑紋
複眼鮮紅色
搭配黃褐色時,十分搶眼亮麗
你一眼就看到她的鮮紅腹眼
精、氣、神十足
有趣的是剛開始都無法將牠與「紫紅蜻蜓」連結
體色相差太大了
紫紅蜻蜓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
常在有水的池塘、溝渠、小溪周邊活動
野外觀察
雄蟲最常見,可見其族群數量不少
未熟的雄蟲次之
雌蟲較少見
也許,牠並不少,只是將牠誤認為其他蜻蜓也說不定
[註]蜻蜓科,體長3.4 -3.9公分 ,雄蟲腹眼紅色,合胸紫紅,側視具4條黑色短斜斑,腹部紅色,末端2節側邊具黑斑,翅膀透明,翅脈紫紅色。雌蟲複眼上褐下灰,合胸黃褐色,側視具4條波狀斜線斑,腹部黃褐色,腹背、腹側兩邊各具一條黑色縱紋。未熟雄蟲近似雌蟲,但腹側、腹背並無黑色斑紋。